第八章 漢室諸公鳴玉佩[第1頁/共5頁]
對此,公孫珣並未多做解釋,而是兀自回身上馬,隨即,萬騎奔騰澎湃,裹挾著漢廷百官,直入長安城方止。
太仆王邑;
侍中楊琦、楊眾、劉誕、射堅、金旋;
而看了好久,看的百官個個內心發毛,這位衛將軍卻又俄然發笑,然後徑直超出楊彪、黃琬等人,來到了廷尉周忠身前,點頭不止:“周公,我請足下勸你族侄到河北,足下也不曉得說了甚麼話,現在反而弄的他成了我的親信之患……這是用心的嗎?”
中散大夫趙謙;
“你楊文先又曉得甚麼?!”公孫珣見到是楊彪,反而側身勃然大怒。“設使天下無我,爾等本日所謂漢室忠臣,早不曉得幾人死於董卓刀下,幾人亡於亂兵當中!設使天下無我,早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設使天下無我,早不知天下人丁有幾千萬幾百萬化為道旁白骨!我於爾等,於漢室,於天下之功,功莫大焉,雖加十錫亦不敷稱!可如此大功,爾等不圖報導,卻竟然想要迫嫁我女,想要夷我公孫氏全族!你們家傳了幾輩子的品德文章都被狗吃了嗎?!我負漢室行,漢室負我心!天下至無恥者,便是你們這些人了!”
周忠隻能低頭不敢再言,四周人也多有異色。
大鴻臚趙平;
這下子,百官當中慌亂一團,便是公孫珣本人親眷故吏出身之人,也不由麵麵相覷。而當此時,侍中楊琦實在是忍無可忍,便乾脆直接站到橋頭攔在了公孫珣馬前:“衛將軍何至於如此放肆?聖旨尚未聞,便要擅自引兵入都城,這與董卓何異?”
聞得動靜,太尉錄尚書事劉虞領頭,三公九卿以及同級彆的大員、散官,全都出城向東數十裡,早早來到灞橋相迎。
而劉虞接過聖旨,卻反而嚴峻一時,其人緩了好久方纔開端揚聲宣旨。
“建安五年,天子束髮,立美人,私加侍中、侍郎,欲與太祖相抗也。太祖自引萬騎自鄴下至長安,百官懾伏,有瑣瑣者暗送信至,曰:‘君之功勞,可加九錫。’太祖於道中閱而笑之,乃顧擺佈曰:‘若天下畢,四海一,雖加十錫何妨?大丈夫焉求九錫?’擺佈皆不敢答。”——《新燕書》.卷二.太祖武天子本紀
不過,陣容越大彷彿越能顯現出公孫珣的放肆。
氛圍這才略微和緩,而太中大夫王允也從速取出聖旨,擺出節杖……也不顧公孫珣站在橋上居高臨下,便要從低處倉促宣旨。
光祿勳士孫瑞;
而七月十九,衛將軍進入華陰堆積了徐榮所部後,卻稍作停頓,一來是在此召見了王修、賈詡、鐘繇三名關中留守,二來是以公孫大娘壽辰的名義稍作犒軍和犒賞。
而朝中百官,站著的、跪著地、彎著腰的,也全都不知所措……當然,大部分人是長呼了一口氣。
公孫珣望著有備而來的漢廷百官,眼中較著有些暗淡絕望之意,卻又一言不發,還是立在橋頭不語……而其人身後牽馬靜候的王修、鐘繇、賈詡等人麵麵相覷之餘,也不由低頭不言,倒是引義從和前軍至此的龐德與張遼各自嚴峻。
又有尚書馬日磾、楊密、田芬、邯鄲商、淳於嘉等人;
“那麼士孫公,”公孫珣握著對方手持續悲忿揚聲而問。“當是時,受漢室恩德的那些四世三公者在乾甚麼呢?莫非不是在搶地盤,爭名位嗎?莫非不是隻要我一個遼西匹夫站出來,鞭撻不軌,保護天下,獨負漢室行於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