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玄幻奇幻 - 蓋世唐皇 - 第十六章 殿堂爭論

第十六章 殿堂爭論[第1頁/共3頁]

“自先皇年間,高句麗便北聯突厥,南通陳朝,懷虎狼之心,窺我大隋國土,更控契丹,靺鞨二族為己用,為禍北疆,犯境達二十七次,搏鬥邊民十餘萬,使四海不得清平。

蘇威本不同意楊廣東征高句麗,可心知這位不愛聽人諫言,故而啞忍至今,隻是楊廣要親征,蘇威是千萬不敢同意的。

各地百姓,特彆山東山西與河南一帶,早就不堪重負了。

這是蘇威,當朝重臣,三朝元老,其父乃前朝度支尚書蘇綽之子,曾幫手宇文泰鼎新,功高望重。

裴蘊才又微一振袖,朝著楊廣一禮:“可誠如唐國公之言,高句麗雖是彈丸小國,民不過四百萬人,可近年國勢日漸強大,又有契丹,靺鞨等族為其羽翼,毫不成輕視。

那禦史大夫裴蘊,卻在這刻出列,神采不滿的說道:“高句麗之征,朝堂以內早已爭議多次,早有結論。陛下的出兵詔令,也在大業七年,就已收回。二位莫非是要陛下,自食其言嗎?這收回的聖旨,莫非還能收回不成?”

大業五年,征吐穀渾;大業六年,陛下南巡,又修江南河。現在各地百姓早已不堪重負,聞役而變色。特彆河南山東等地,不但民生凋敝,耕稼失時,田疇多荒。

開皇十八年,高句麗王率靺鞨馬隊萬餘打擊遼西,被營州總管韋打擊退。以後隋文帝楊堅,以漢王楊諒、王世積為行軍元帥,統領領水陸三十萬伐高句麗,以尚書左仆射高熲為漢王長史,周羅睺為水軍總管。卻因大雨水患,運輸不繼,導致軍中疾病叢生;水軍亦在途中遭受風,船多飄冇。三十萬隋軍,還未至高句麗地界,就已死傷了非常之八九。

大業七年,朝廷又征發江淮以南民夫及船運黎陽及洛口諸倉米至涿郡,船隻相次千餘裡,載兵甲及攻取之具,數十萬人來往馳道,擠滿門路,日夜不斷,死者相枕,臭穢盈路。

不過隨後,世人就再偶然存眷這位。一句聲質明朗,語聲鏗鏘之音,自來眾臣以後響起。

楊廣則還是不說話,隻微微點頭,神采已經不霽。

他這表弟,能夠確有愛民之心,即位以後,也屢施仁政。

隋文帝無法,又因高句麗王上表賠罪,自稱“遼東糞土臣元”,因而順勢罷兵,待之如初。

記得大業元年,光是修建東都與通濟渠,就死難百萬餘人。僵仆而斃者十四五焉,每月載死丁東至城皋,北至河陽,車相望於道。

隻是他語聲未落,這殿內就傳出了一道衰老雄勁之音:“陛下!臣覺得,陛下親征一事,仍需商討。”

“正因記得,纔要勸諫,所謂前車之鑒,後事之師!”

便是陛下即位,掃平四方以後,其王高元也還是野心不死,不遵籓禮放肆不臣,兩年前更欲暗結突厥為援,陰圖叵測。似此等狼子野心之輩,若不嚴懲,我朝四方惡鄰,不免效尤。且此國竊居之樂浪、玄菟、真番、臨屯四郡,更是我中原舊土!故而高句麗之征,勢在必行。想必諸位同僚,並無貳言?”

裴蘊朝楊廣躬身一禮:“且陛下即位以來,便施以輕徭薄賦之策,不但將成丁之齡,提至二十二歲,更免除了天下女丁之役,此政亙古未有。私覺得陛下之仁德,古之聖君不能及。”

楊廣聽到此處,神采卻已非常不虞,他皺著眉頭,看向裴蘊:“果然如樊愛卿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