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大炮換棉花[第1頁/共2頁]
明天在持續在車床工坊,兵工坊,東西司,火藥坊轉了一圈,他把本身的要責備部下達。
一邊向王府外走去,蕭銘一邊說道:“李開元能這麼順利運來棉花,你覺得是楚王大發善心?此次不過是一場好處互換,他要火炮,我要棉花。”
阿誰時候冇充足的軍糧但是要命的事情。
楚王使者聞言麵露難堪。
蕭銘正在撰寫關於練習燧發槍軍隊的課本。
番筧,香水,鏡子這些東西雖說能夠賺取一時的暴利,但是淺顯的白糖,植物油,衣服纔是上至權貴,下至百姓都需求的東西。
在船埠等了一個時候,兵工坊將火炮運到。
這個目標隻是靠封地內的糧食收成可不可。
畢竟現在的大渝海內部的嫌隙冇法調和,各個藩王之間相互猜忌,在這類環境下,還是漁翁得利比較穩妥。
官莊的田埂上,牛犇跟在蕭銘的身後問道。
“老將軍,這個你就不必擔憂了,現在青州的糧未幾,但是魏王,楚王,燕王的糧多,此次趁著火炮買賣,本王從他們那買了很多糧食儲備起來了。”
占據這個市場將會獲得耐久的利潤。
此次楚王送來的棉花,蕭銘直接送到了官莊,又是一年春耕時節,青州軍再次扮演了農夫的身份。
登上商船查抄了船上的棉花。
也恰是基於這個啟事,蕭銘才大膽開辟蒔植園,在他打算裡,青州是以大宗商品貿易為根本的,糧食自給的同時,還會采納大量采辦儲存的戰略。
如果棉花此次勝利在青州蒔植,今後青州就不必擔憂棉花的來源題目,今後不會再遭到楚王的掣肘,影響青州紡織業的生長。
雖說蕭銘已經和他打過號召,但是牛犇內心還是有些遊移,因為在他看來糧食纔是最首要的。
而燧發槍列裝期近,蕭銘天然要考慮近當代軍校的扶植,進入火器期間,戰役就要走向正規化,兵戈不再在之前的三板斧。
是以,糧食對他來講比甚麼都首要。
本年除了青州所屬的官莊,蕭銘和龐玉坤還建立了數個仆從蒔植園。
“殿下這話倒是不錯,魏王不歡暢,那就再買一些火炮歸去,數量多了不便能夠了嗎?”龐玉坤說道。
這些蒔植園本年都不會蒔植主糧,種的不是棉花,便是甘蔗和油菜。
“這纔對,以是賣火炮給楚王也是刺激魏王采辦更多的火炮。”
不管是刺刀,通條還是油紙包彈藥,這三樣東西都是屬於冇有技術含量的東西。
刺刀不過是底部做成筒狀,通條不過是一跟鐵棍,油紙包槍彈就更簡樸了,隻是拿油紙提早將槍彈和火藥異化包紮起來。
他天然曉得蕭銘的意義,三月份便是蒔植棉花的時候,現在運來天然含有威脅之意。
而在青州,蕭銘一向壓著給楚地的火炮。
“殿下,真的要蒔植棉花嗎?”
現在蕭銘把棉花種子運來,他有點憋不出,但也是隨口問了一下。
“殿下,楚王的商船到了,傳聞帶來了棉花種子,不過……”
二人一起說著到了船埠,蕭銘同時差人去兵工坊,將製造出來的三十門火炮給楚王的船隊送去,同時將棉花種子卸下。
從客歲開端,各州就開端建立混凝土糧倉,蕭銘的目標是儲備充足青州百姓三年吃的糧食。
蕭銘此次親身來接棉花種子也是因為對棉花這類作物的正視,畢竟棉花能夠出產出很多產業產品,這衣服隻是此中一件,醫藥方麵對棉花的需求一樣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