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他轉性了[第2頁/共3頁]
前麵應當還會有明朝的名臣出來打醬油,比如上馬治軍上馬治民的陽明先生~~(我是不會說我留著夏起就是為了讓他“龍場悟道”的!
“李東陽?”秀蘭感覺這個名字莫名的熟諳,彷彿明朝名臣裡是有這麼小我來的,“陛下看了奏疏冇有活力?”她問的是當時跟在天子身邊的範忠。
天子對秀蘭這精打細算的口氣表示詫異:“你倒真有個當家主母的模樣。但是事情哪有你想的這般簡樸,冇有洪災另有水災,冇有水災另有蝗災,彆看我大明地區廣漠,一年能收上來六成稅賦就算不壞。”
說到這個天子總算神采都雅些了:“如何冇說?拿了我的錢,天然也得聽我的話。我讓他們歸去商討了,過幾日拿個章程出來我看。”
“陛下,依臣之見,這河工一事首要並不在人。”兼管戶部的高超鎮也說話了,“去歲白昂曾上奏請從山東東平至青縣開鑿十二條月河1,可將河水分流引入山東大清河與小清河入海,以便在有更大大水到來之際派上用處,製止淮河道域再發水患。此議本是慮及深遠之計,何如國庫自對韃靼用兵以來,又經連番治河,實在是再無餘錢可供利用……”
還行,冇忘了最後的目標。秀蘭笑眯眯的拍他馬屁:“這不就是了?你如果不出錢,他們就會一向說‘我們河治不好可不是冇有人,實在是冇有錢啊’,現下有了錢了,人天然就也得跟得上才行。”
秀蘭聽了很感興趣:“功德啊,大學士們如何說?”
天子恍忽想起彷彿是有這麼回事,不過他正在和幾個大學士爭這口氣,當下就問:“若如白昂之議,所需治河之銀在多少之數?”
就在這時,有一名翰林院侍講學士摘《孟子》七篇大義,附以時政得失,累數千言。連天子看了都不由得不獎飾(撤除讓他勤習經文,以誠意動天意的部分),此人名叫李東陽2。
秀蘭笑得伏倒在案上:“幾位大學士果然都是能人,竟然能哄得你自掏腰包去治河!”
天子看了都不對勁,批覆:對入官學修習這幾門專門科目標門生降落門檻,不需通過院試便可退學;另鄉試增加單科測驗時,一樣對參考者放寬要求,不像普通鄉試那樣,必然要求有生員的功名、並需事前通過測驗,並且取中便可得該科目舉人功名,並可直接入各級衙門為吏;會試若取中則可得該科目進士功名,由吏部安排授官。
天子聽了還是嘲笑:“是麼?那先生猜想一下,如果朕命陳一凡就任開封知府,與白昂一道治河,他幾時能弄懂如何築堤建壩?”
聽他真的惱了,秀蘭忙忍住笑勸道:“瞧瞧你這鄙吝的勁兒,堂堂一國之君,富有四海,竟然還跟臣子計算這個!你說你一應吃穿供應都不缺,內庫裡存著那麼多錢做甚麼?治河是閒事,若真的能解了水患,今後河南等地都不發洪災,也就不需求朝廷施助,還能收上來賦稅,這不比你眼下花出去的這一點劃算多了?也算是一本萬利吧!”
……,這有甚麼好急的?秀蘭決定轉移話題:“那麼你們最後隻說了撥款的事,冇有再提培養提拔專門人才麼?”
“這如何是幫著外人?我這明顯是為了你的臣民,你還冤枉我!”秀蘭撅起了嘴,“今後我再未幾嘴了還不成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