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宮心之一世皇妃 - 第一百零七章 救命錦囊

第一百零七章 救命錦囊[第1頁/共2頁]

奉充儀又聽了送信的人給本身傳的話,有些哭笑不得。

奉充儀也是胡塗,李昭儀固然看起來在後宮偏安一隅,但是李昭儀的家世在那邊擺著,底子就不是她一個小小的充儀能夠去對於的,到時候奉充儀惹怒了李昭儀,李昭儀狠心撤除奉充儀,那奉充儀也隻能是白死了,最後得利的隻會是幕後的那小我!退一萬步說,就算李昭儀不曉得這事兒是奉充儀在搞鬼,可萬一背後的人要殺人滅口呢?畢竟奉充儀現在在宮外,背後的人想要買凶殺人可輕易很多了,到時候,奉充儀都冇地哭去!

以是奉充儀對梨伩的話毫不思疑。

好半響,奉充儀才幽幽的歎了一口氣。

奉充儀想到此,苦笑不已,命人拿來紙筆,奉充儀想要給梨伩複書。

她手中明顯隻要如許一個或答應以救她一命的錦囊,不曉得為甚麼,到了蕭妃那兒,卻成了她有鑒定禍福的才氣,蕭妃想要拉攏她,以是蕭妃就把她調到百花宮去住。她不太喜好蕭妃,以是天然不肯意被蕭妃拉攏,還好厥後有皇貴妃幫手,讓她搬離了百花宮,不消再麵對蕭妃。

固然不曉得皇上為甚麼認定有人會惑亂後宮,但是她卻不敢胡說,萬一她說錯了,出了甚麼事,恐怕到時候百口都會給她陪葬。

十一歲那年,她從寺廟回家之前,見到了阿誰給她批命的高僧,高僧給了她一個錦囊,說錦囊內裡的東西能夠在需求的時候救她一命。她固然並不太信賴,但是畢竟在寺廟帶了那麼多年,對神佛還是有幾分敬意,因而這麼多年,阿誰錦囊她一向帶在身邊。

但是就是這個錦囊,卻為她帶來了災害。

若奉充儀認死理,那她也隻能包管李昭儀不會去找她的費事,但是卻不能包管那教唆奉充儀的人不會對奉充儀滅口。

提起筆,奉充儀又將本身貼身放的阿誰已經有些陳腐了的錦囊拿出來,放在手中幾次撫摩。

她從小就自恃聰明,因為並不喜好後宮的勾心鬥角,也不屑於和那些女人勾心鬥角,以是她一向都過得很低調,但是卻因為一個蕭妃,入了皇貴妃的眼,厥後又被皇上看中,然後她就開端在後宮裡謹慎翼翼,怕因為彆人的嫉恨而遭了甚麼人的暗害。

因而她就想到了這個錦囊。

李昭儀看在梨伩的麵子上,又看在梨伩大半夜加本身送來動靜的份兒上,李昭儀承諾放過奉充儀。

奉充儀收到梨伩的信的時候,方纔到五華山。

那是一顆假死藥。

梨伩鬆了一口氣,李昭儀說話還是比較算數的,既然她承諾放過奉充儀,那奉充儀應當不會有甚麼事了。

她不能賭。

她翻開了這個隨身多年的錦囊,內裡隻要一顆藥,她找了信得過的人查驗了那藥。

奉充儀千方百計,乃至不吝給本身樹敵,也要去五華山,想必這件事對奉充儀很首要,現在奉充儀已經勝利出宮去了,但如果命都冇了,那奉充儀去五華山另有甚麼用?奉充儀若真是個聰明的就曉得如何挑選。

如此,她也算仁至義儘了。

梨伩還讓送信的人給奉充儀一個承諾:如果奉充儀複書的話,那奉充儀便能夠達到本身的心願。

梨伩當即給奉充儀修書一封,讓信得過的人親身去交到奉充儀手中去。

因為她是早產的,從小身材就不太好,有高僧給她批了命,說如果家裡人想要她安康的長大,必須在六歲以後送到寺廟中修行五年,不然不出十歲就要短命。母親一貫信佛,以是到了六歲以後,她就被送到了寺廟裡,對外則說她被送到杭州外祖野抱病去了,以是這件事兒,很少有人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