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 繼續[第2頁/共2頁]
“由此可見,科學技術是多少首要。而對於那些做出嚴峻進獻的匠人們,皇上是不是能對他們予以重獎呢?”她一拱手,“以是臣建議皇上讓工部拿出一個詳細的計劃來,對於做出甚麼進獻的人做出甚麼樣的嘉獎,都定個標準。本地官員一旦發明有如許的人和事,便可上報朝庭,予以表揚。”
把這些功績都積累起來,到時候換一個免死金牌,那多好呢。現在犒賞,不過是些金銀綢緞,她要來有何用?本身又不是冇錢買。
這個題目一向是趙晤想問的。
因為再生稻的勝利,杜錦寧在《種田記》裡提出雙季稻後,趙晤就派人去調查了,想曉得到底會有多少人去試種雙季稻。畢竟早稻失利,晚稻也不勝利,這一年的收成績垮台了。一旦跟風蒔植雙季稻的人太多,因為江南是大宋的首要產糧區,那麼對全部國度都是有影響的。
齊伯昆一愣,這纔想起,對大宋的農業做出龐大進獻的《種田記》,是杜錦寧披馬甲寫的,現在還不能拿到檯麵上來講;而她剛纔的那番對大宋的生長具有嚴峻意義的建議,目前也還不能傳出去。以是趙晤的嘉獎與厚賞,就無從談起。
“從實際上來講,是完整能夠的。”杜錦寧道,“臣在書裡提及雙季稻,卻又冇讓市場籌辦太多的占城稻,就是想讓一部分人先試行雙季稻。就算失利了,對於全部江南乃至大宋都不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好好,好好好。”趙晤被杜錦寧的一番話說得心潮彭湃,都不知如何表達本身的表情了。
“不但是紡織業,另有農業。農業技術就更首要了。臣寫的《種田記》的結果,想來皇上也看到了。臣不過是把‘再生稻’這個彆例提出來,就讓蒔植再生稻的農家收成了多一半的產量;而如果雙季稻在江南實施開來……”
“微臣一向說的是‘工商’二字,那麼生長貿易的同時,必定得大力倡導和生長產業技術。畢竟,科學技術是第一齣產力。比如把初級農產品黃豆製成具有附加值的農副產品豆腐,是需求技術的;把棉花紡織成布匹售賣,也是需求技術的。”
趙晤一想甚有事理,便虛扶了杜錦寧一把:“杜愛卿,先起家。”又道,“朕便把你的功績記下,今後一併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