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古代農家日常 - 第七百七十六章 雜交水稻的產量

第七百七十六章 雜交水稻的產量[第2頁/共2頁]

“走吧,我們去中田。”吳尚書道。

濕稻穀曬乾後會落空重量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說,這畝地步乾稻穀的畝產量能達到五石不足。

杜錦寧看差未幾了,歸君子手都是夠的,那邊割禾脫粒,這邊稱著,相互也不擔擱。

她便問道:“金公公、吳大人,我們是不是能夠開端了?”

杜錦寧一聲令下,特地抽出來的四個莊稼漢便把一個個籮筐都掛到稱上,戶部的胥吏在稱杆上滑動秤砣,很快讀出了重量,另兩個胥吏就在紙上記錄數據。

宋莊頭為了表達對杜錦寧的戴德之情,還是滾滾如江水的佩服,一個勁的在金公公和吳尚書麵前說杜錦寧的好話。

大師一聽,震驚之餘,都笑得合不攏嘴。

稱完重量的裝滿稻穀的籮筐,被人挑到曬穀場上去傾曬,再把空籮筐挑返來,一會兒還要稱重,扣除空籮筐的重量。

為了節流時候,兩杆稱同時停止。金公公與吳尚書一人監督一杆稱,看看戶部的胥吏報數是否有誤;關嘉天與陶華暉兩人則監督記數的兩個胥吏。

也是以,這一次的意義,跟前次完整不一樣。

這一次跟前次分歧。前次吳尚書與金公公事前冇有告訴,直接來的潤州。並且雙季稻在大宋也不是新奇事,稻田養魚能增加產量的體例,杜錦寧也冇有向趙晤報備過,隻是寫在了《種田記》的話本裡,他們底子冇想到在杜錦寧的指導下,畝產會增加那麼多。

大師去了田裡,還是金公公任指一塊地步停止收割,一樣是莊子上的精乾男人構成的一隻收割小隊,如同杜錦寧在當代看到的收割機普通,金公公指那裡,他們就並排向前推動,不一會兒的工夫,那塊地步就隻剩了短短的禾茬與躺在地上的一束束的稻穗。

“提及來,客歲咱家帶歸去的玉米,皇上、太後孃娘和長公主殿下都特彆喜好。”金公公道。

州衙戶部的胥吏也在中間等著了。一會兒他們要看稱和記錄稻穀的重量。

在杜錦寧的帶領下,他們客歲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歉收,家家戶戶都過上了好日子。本年眼看得稻穀比客歲的還要好,並且宋莊頭也說了,店主對峙遵循商定來,隻收兩成租子,可想而見本年他們的收益會有多少。不說有紅利置產擺脫佃農的身份,起碼餬口能豐衣足食。

一個個籮筐被放上稱再放下挑走;另一邊,收割、脫粒、裝筐同時停止,一個個裝滿稻穀的籮筐被送來,大師都嚴峻繁忙,卻井然有序,不到半個時候,這一畝地步的稻穀就收割結束稱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