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琉璃廠[第1頁/共3頁]
被攔住的老者搖了點頭:“要買古玩,我會去潘故裡,明天隻是來這兒轉轉。”
不過,古玩店倒也並未完整絕跡,尚且零渙散衍著三家。隻是他們賣的貨色卻有貨不對板之嫌:店裡擺的滿是羊毫墨汁、剛出廠的花瓶之類的新品。某家有個清順末期的荷葉形瓷盤,已經是年代最陳腐的物件,被珍而重之地鎖在最內裡的玻璃櫃裡。
“行,都依雁哥的……”朱道捧著肚子,把盤子裡最後一塊兔丁挾進嘴裡,才搖搖擺晃地去結了賬。
男人一邊拉客,一邊眼觀六路。瞥眼重視到雁遊正往這邊看,神情愈發警戒,打量雁遊幼年,穿戴打扮不像官家人,這才轉轉頭去。
那古玩估客正自吹自擂間,不遠處的雁遊卻因為聽到某個詞而麵前一亮:潘故裡?莫非那邊已代替琉璃廠,成了古玩堆積地?
“好的,莫老。”小方應了一聲,貓腰往車座上取過公文包,卻不慎把一張照片落在地上。
在東門和西門之間走了一遭,雁遊心中一片酸澀,有種故園不複的苦楚感。
小方難堪地說道:“莫老,那兒古玩成山,但我不曉得甚麼是湯婆子。”
他們說話咬字不清,口音有些奇特。雁遊之前熟諳的廣東販子,也是近似的口音。遐想起老者剛纔說返國,再連絡對方的年紀,想來或許是清順末期時出國遁藏戰亂的人吧。
販子存在了幾千年,不管天下變成甚麼樣都不會消逝。現在四九城裡,固然買賣大多是公家在做了,可貴見到小商小販,但既然本地一帶已經有了商機復甦的苗頭,信賴假以光陰,這股風就能刮遍大江南北。而古玩保藏的熾熱程度,向來是與公眾富庶程度呈反比的。
聞言,本來籌辦上車的莫老收回腳步,說道:“你稍等一下——小方,你剛從潘故裡返來,瞥見有湯婆子嗎?”
莫老對這機警規矩的少年笑了一笑,又對小方說道:“你去買份報紙,我在路上看一看。”
固然朱道還冇醉到不熟諳路的境地,但拖著個半醉的人回家也是項體力活兒。等雁遊把他送回小院,又回到鍊鐵廠,隻覺頭昏腦脹。兩天一夜冇睡覺的結果終究閃現出來,他連襪子也冇脫,隨便擦了把臉就倒在枕頭上,睡得天昏地暗。
“抱愧,小朋友,我的助理也不曉得。”莫老歉意地說道。
琉璃廠源自元朝於海王村所建的琉璃窯,本來住民希少,明朝人氣漸旺。原屬外城,後被併入內城。打從清順朝開端,此地堆積了書行、古玩店、筆墨鋪子等雅店,引得很多王室宗親、朝中重臣趨之若鶩,垂垂地還構成了大臣退朝後逛琉璃廠的民風。今後今後,琉璃廠便成了四九城裡頂風雅的一個去處,想要找古書古玩,來琉璃廠準冇錯兒。
雁遊自忖做生不如做熟,朱道說的電子商品固然來錢,何如他不懂。並且他也冇想過要大富大貴,隻要能衣食無憂,讓羅奶奶能夠保養天年,足矣。
襯衫男見莫老表情不快,趕緊轉移話題:“您在港島時總念著出世的四九城,現在返來故地重遊,要不要拍幾張照片?”
他決定儘快把目下的古玩市場摸清楚。這陣子忙著事情搬場這些瑣事,一向拖到現在。比及這個週末,他必然要去琉璃廠轉轉。
大抵是表情鬆弛,他說話老氣橫秋,彷彿一副大哥的口氣,與那稚嫩的表麵毫不婚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