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旅遊[第1頁/共2頁]
――2045年,夏。
張可說:“算來,他也該有一百歲了!”
――2047年,冬。
張可攜父親蹬泰山。
記書說:“我在另一個天下四周尋不見他,說不定他還活在大家間吧!”
――2046年,秋。
張可說:“集會期間,我們不但玩耍了都江堰、大足石刻,還來到這座斑斕的青城山。”
記書不知如何是好:“咱冇有這個國度的綠卡,能在這兒居住嗎?”
記書就吃吃自樂。
他們一邊聊著天,不覺一天就疇昔了。夜幕來臨的時候,張可同爸爸一塊回到了賓館。
張可問:“爸爸,還記得2000年,我們一起到重慶插手天下漢文國際研討會嗎?”
張可說:“人生總會留下很多遺憾的。”
張可說:“爸爸歡暢,女兒就更歡暢啦!”
記書答:“當然記得。當時你還是個在校大門生呢!”
張可問:“爸爸,你故地重遊,歡暢嗎?”
記書答:“當然記的。當時你爺爺剛歸天,我深深墮入思念親人的泥沼中。還是你提出蹬泰山呢!你說,站得越高,眼界越寬。來到玉皇頂,看到泰山日出,我俄然悟到‘人生如夢’的真諦。每小我都像一顆流星,急倉促劃過天幕。但是,當夜幕拉開,新升的太陽永久是光鮮的。這太陽明天屬於我,明天屬於你,後天屬於他(她),一代一代往下傳。”
張記書是個旅遊迷。他平生最大的心願,就是走遍故國各地。有機遇的話,也想到外洋多轉轉。他雖不是甚麼高文家,卻曉得要寫出好文章,除了讀萬卷書,還必須行萬裡路。
――2044年,春。
張可說:“斑斕的山,才氣產生標緻的構思。記得那次玩耍後,你寫了一篇散文,我寫了一首詩。此次,我隻能寫一篇記念你的文章!啦!”
張可揹著爸爸,沿2001年到江西插手微型小說研討會時的蹬山線路,前後旅遊了茨坪、黃洋界、五指峰、龍潭等馳名的景觀。
張可問:“這兒也留下些骨灰嗎?”
在黃洋界,女兒問爸爸:“還記得那次在這兒,徐州礦業大學傳授顧建新伯伯送我的小工藝品嗎?”
記書冷靜不語,似仍沉浸在明天的誇姣回想中。
記書說:“是的,是的。”
記書說:“好象阿誰商定,就在這兒孕育的。”
他有個“令媛”,叫張可。女兒也愛寫作,並且出版了一本書,書名叫《年青的餃子》。平時,記書最歡暢的事,就是同女兒一塊旅遊。他們一邊玩耍,賞識故國大好國土,一邊各安閒內心孕育作品。回到旅店,一首詩,或一篇散文、一篇小說的草稿,就打出來了。到家後,再作點竄,就投向雜誌或報紙。
張可攜父親遊了一地又一地,記書的骨灰越撒越少。女兒對他說:“我要在我的有生之年,帶你多走幾個處所。在我告彆這個天下時,把你的骨灰全數撒出去。並且,要把這個做法奉告我的孩子,我百年以後,也效仿著如許做。”
現在,這個商定正在實施。
他們來到了四川青城山。
記書答:“怎會健忘!我冇記錯的話,是一對用井岡毛竹做成的小竹筒。你用它盛滿了龍潭裡的水,挑了一起呢!”
……
記書說:“好。”現在,他多想伸出雙臂,擁抱一下女兒呀!但是,早不知他的手和臂的骨灰撒在了哪兒。他隻能用靈魂親一下女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