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94 百年血淚,聚此一嶺[第2頁/共3頁]
同時李潼內心不免感慨,他爺爺李治這個天子前半生做的真是統統帝王夢寐以求的狀況,擔當了貞觀遺澤,在內節製權臣,對外攻滅強國,能夠說是儘情至極。
鄯州古稱西平郡,地傍吐穀渾,間隔青海已經非常近。至於河源軍,顧名思義,即就是駐守在大河泉源的軍隊。
黑齒常之順著雍王殿下視野所及報告道,戰役不但限於兵器弓馬,以是今次雍王出巡也不但限於各路烽堡,他也在沿途將河源軍各種運營環境稍作報告:“往昔此境累年屯墾,營田五千餘頃,年收五百萬斛,不獨河源軍足用,隴邊各境也都大受裨益……”
“所儲尚可支月用,但是要封倉備戰,不知來日戰烈多少,有備無患。”
固然黑齒常之離職以後,繼任的婁師德在本來的屯墾根本上再作增益,使得河源軍全盛期間屯墾範圍達到七千餘頃,耕地更是高出湟源、洮水,大益民生軍事。
“營中儲備已經這麼艱钜了?”
接連兩次大敗,李治與大唐帝都城頹勢閃現,乃至於以後不久,突厥便死灰複燃,叛起漠南。前半買賣氣風發、風景無窮,後半身病體衰弱、內憂內亂。如果冇有後繼的持續,李治與隋煬帝的人生過程倒是很有類似。
包含李治本身,也身受病痛折磨,老婆尾大不掉,儲君頻頻翻車。乃至於李治再也冇有了此前那種威猛的莽勁兒,大非川一戰後療養足足將近十年,終究到了儀鳳年間,適逢吐蕃讚普歸天,纔再次出兵攻入吐穀渾,成果所托非人、以李敬玄墨客點兵,遭受了一場比大非川還要更加慘烈的承風嶺之敗。
赤嶺即就是吐穀渾與大唐隴右的地理分邊界,峰巒聳起連綿數百裡,東麵便是隴右的鄯州,西側則就是青海海東地區。
稍得安身,第二年吐蕃便又向河源建議狠惡打擊,當時黑齒常之在良非川以寡敵眾,大敗蕃軍,斬獲豐厚,如此才穩定住河源情勢。
李潼見狀,正待轉步走疇昔,卻被黑齒常之給製止了:“此境已非萬全,殿劣等閒還是不要現身。”
河源軍是他篳路藍縷、一手建立起來的,這麼說毫不為過,此地鎮守軍卒是他在承風嶺之戰中逆勢夜襲、捨命反攻才從吐穀渾境中帶回鄯州。
如此一幕幕畫麵支出眼底,倒讓李潼頗感不測,拋開與本地有著較著差彆的氣候,他眼下所見河源周邊,不管是水文環境還是耕地資本,都不遜於本地,乃至還模糊超越關中有些地區,大異於此前對隴右邊地的呆板印象。
此一類的陳跡在赤嶺山道間比比皆是,數不堪數。最後李潼還很有感慨,但垂垂的,對此已經有些麻痹,隻是一邊艱钜行走著,一邊聆聽黑齒常之的報告。
黑齒常之這一感慨,李潼也有認知,但畢竟還是基於紙上談兵的概括,冇有過分深切的感受。當一行人在湟源大營中短作歇息然後到達赤嶺烽堡時,李潼才真正感遭到這句話所包含的意義是多麼沉重。
論欽陵固然號為吐蕃軍神,但在麵對黑齒常之,仍然不敢輕動窺測之念。能夠說,如果冇有黑齒常之與河源軍,那麼在經曆了大非川與承風嶺兩次大敗,二十多萬唐軍飲恨青海之南,那在與吐蕃的比武中,大唐真是顏麵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