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玄幻奇幻 - 海上升明帝 - 第148章 忠義伯

第148章 忠義伯[第1頁/共2頁]

朱以海扶起世人,一一打量,八人皆是身披鐵甲外加綿甲又添罩袍,既威武又顯儒雅,細一扣問,公然,吳易是進士,孫兆奎和周耀皆是舉人,其他五個魁偉的大將也都是秀纔出身。八人皆是吳江本地人,都是文武雙全,騎**通更習水戰的豪傑。

“總漕部院衙門,暫設太湖西山島。”

“吳卿先彆急,一會讓陳卿給你們詳細解釋。”

吳易咬牙,“臣儘力以赴,毫不負殿下重望。”

“嗯,吳江臨時不守,乃至等姑蘇打下後,也不會守。”

大明的總督巡撫雖非正式職務,但普通也起碼是副都禦史、僉事禦史如許的三四品的大員出任,或是兵部侍郎如許的三品大臣出任啊。

但說到底,就連在不遠崇明的義陽王和黃蜚等,都冇如何把他們放在眼裡,感覺不過是群水寇或者說是鄉紳武裝罷了。

吳易隻是崇禎十六年進士,考中進士第二年北京就淪亡了,他在弘光朝也隻做了個小小的兵部職方司主事,在揚州監軍,然後到江南籌集糧餉,還冇來的及完成任務,揚州就破了,接著南京破了。

吳易的官職,本來也僅是比縣令高點,這還是因為弘光初立時的特彆性,普通環境下,在京侯官的吳易如果冇有過硬的背景,是很難留在都城,侯到六部主事等這些京職的,最大能夠還是到處所出任縣令縣丞等。

“周耀為巡漕禦史、監軍。”

吳易與孫兆奎、周耀引白腰軍五大將陳繼、周瑞、張斌、朱貴、許寵一起拜見朱以海。

“撤?不守吳江嗎?”吳易又是大吃一驚。

駐於淮安。

在北京淪亡時,吳易連個正式官職都冇,弘光立,投史可法,才表授為職方司主事,不過七品,後監軍揚州,仍然也隻是七品禦史。

縣令做的好,往上升,普通也是升都城的主事等或是處所的府通判或是大縣縣令,往上升得按部就班,普通要升到知府如許的處所掌印官都另有很長的路,做了知府,再升是道員,再是省的三司副職,如按察副使、擺佈參政等,再然後升都城六部九寺,或是處所省內的三司長官,然後再升六部的侍郎等,每一步都得方纔好,乃至還得有人幫忙支撐,然後做到總督、巡撫,更是艱钜。

“爾等皆忠義之士,快快請起。”

可魯監國卻如此正視他們,一來就授封漕運總督兼江寧巡撫,他們如何不驚。

“吳卿勿要推讓,國難之時,孤用人首選忠義,再論彆的,吳卿奉史閣部之令來江南籌糧餉,揚州陷南京亡,可卻都冇放棄任務,仍然還勇於擔負,帶著籌糧的人馬打出了抗清燈號,並對峙到現在,這份忠心這位膽識,都是值得孤重用的。”

這串任命出來,吳易等都震驚不已,漕運總督在大明雖非正式職務,但實在也已經根基牢固化了,普通全稱是總督漕運兼提督軍務巡撫鳳陽等處兼管河道,辦理著跨省三千裡的運河沿線,還兼管鳳陽等到處所行政,權力極大,另有本身的漕標軍隊,滿編三千五。

“很好,孤會從北伐軍中給你拔些經曆豐富的軍官,以及精銳的士卒,並給你們調拔些戰船、銃炮和鎧甲刀槍等,把你的漕標好好練練,要緊緊節製京杭運河線。”

卿等所領白腰義兵,整編為漕標,轄左中右營,以及海軍等共五營,總兩千五百正兵,加九百輔兵長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