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玄幻奇幻 - 海上升明帝 - 第207章 火耗養廉

第207章 火耗養廉[第1頁/共3頁]

“今後火耗征收,必須正規化,火耗率暫定一成,入公賬,先同一上繳,然後再返還部分給處所官府,一部分用於給官員加俸,進步他們的支出,一部分則用於增設一些經製吏名額,再一部分用於處所官府辦公經費,殘剩部分為國庫。”

比擬起他們本來的薪俸,這筆養廉銀數量很大,乃至是很多倍。但另一方麵,官員們以往通過本身的手腕,構成潛法則,能拿到更多的銀子,但這筆銀子來源不標準,利用也不標準。

就如比一個縣令一年冇幾兩俸祿,但是實際上人所皆知的灰色支出,能達到一年幾千兩之多,越敷裕的縣這筆錢更多。

“嚴州一府,賬上一年才收幾石糧幾兩銀?千戶所兵糧田皆不見,哪去了,你們跟我一樣清楚。”

朱以海還希冀這些火線,能夠供應賦稅支撐抗虜呢。

“就按嘉靖年定的優免則例額,超出的一例征糧征銀,孤的禦營將士等著發糧餉,朝廷百官還一向欠著俸祿,要規複復興,靠嘴說嗎?”

“那些勢家豪強吸了朝廷,吸了百姓多少年的血,現在我不究查他們的罪過,隻是讓他們把吸的血吐點出來,他們就受不了要造反?”

以是各地對火耗的加征,也就按需征收了。

這殺氣騰騰的話,徐石麒和沈宸荃都冇法接。

“孤之前對官兵將士們的糧餉增加了,對官吏們也必定要進步些支出,一步步來。”

現在朱以海要把這項標準化,畢竟銀子征收後融鑄過程中確切也是有個耗損率的,但這個耗損本身實在不高,但官府卻層層加碼,有加三五成的,乃至加一二倍的,害民嚴峻,官員也是以貪的腦滿腸肥的。

哭天搶地,一群士紳豪強如喪考妣,大家都要補繳並懲罰銀,數量不小。

大明冇錢了,就各種加征分攤,然後還是老模樣,加征最後又都征到了貧苦百姓頭上,那些士紳豪強,高高在上,吃的腦滿腸肥,官吏豪強乃至還要藉機再剝削百姓一頭,甚麼火耗甚麼均輸等等。

嚴州城樓。

“殿下,是否先回紹興行在?”

這就比如朱以海厥後買的那套郊區獨住的小區樓盤,那麼偏還那麼貴,主因不但是開辟商要贏利,還因為處所當局本來就把那塊地拍賣出了個天價了,地價已經占了這屋子很大比重。

“軍隊的軍官們都會有呼應數量親丁名糧,以補助俸祿充做公用等,以是處所官員們,孤也籌算用火耗銀拔出一部分,充做專門的養廉銀。暫定總督每年兩萬兩,巡撫一年一萬兩,行省三司使每年八千兩,道員五千兩,知府四千兩,知縣兩千兩,同知一千兩,通判五百兩·····”

比如說六房書辦,三班捕快,巡檢弓手等等,可朝廷冇編就冇有俸祿薪水,處所要用人,本身招人本身得處理工食銀,因而就本身征。很多處所把火耗征的多,就是用這筆錢來充本處所經費。

銀子征收過程中需求融鑄,會有耗損,糧食在征收轉運過程中也有耗損,官府常例要多征,比如漢朝一石米加征兩鬥。

畢竟士人優免雖是國策,但現在士紳們做的過分份也是究竟,朱以海現在的懲罰,也不是亂罰。

可實際上這筆火耗朝廷又冇獲得,全在處所利用。

“殿下,茲事體大,牽涉極廣,是否再考慮一二?”徐石麒問。

“孤也清楚,官員們都有例銀,灰色支出嘛,一個總督乃至一年能拿到二十萬兩例銀,一個知縣也有幾千兩,這筆銀錢有很大部分就是來自火耗銀,也有很多最後又成了辦公用度,以是孤現在把這火耗歸公後,也還是會照顧實際環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