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我的規矩[第2頁/共3頁]
“疇昔揚州鹽商一年起碼能賺一千五百萬兩銀子以上,一年卻繳不到百萬兩鹽課。”
程璧卻道,“兩淮之鹽,行銷南直、湖廣、河南、江西,鹽區龐大,銷量也極廣,我們鹽商販鹽之利有多少,我之前也是鹽商,以是都是非常清楚的。
鹽商們的見麵禮很豪氣。
“最後另有一個誌願挑選的運鹽保險費,就是你們可誌願挑選是否交錢,交了錢後,在呼應的運河段或是長江段上運輸鹽,隻要有我們的保單和保旗,我們的海軍船就會庇護你們安然不受攻擊劫掠。”
鹽商們將信將疑,固然如許一來,今後他們冇法把持鹽利,可也確切一斤銀一分銀,不分外多收他們的錢。
至於鹽商們兩次被明軍攻城後充公的那些鹽,吳易也好,程璧也罷,都冇提,鹽商們也冇敢說要回,這類事情,較著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
“還請大人明示,朝廷需求我們做甚麼?我們也想儘快收鹽運鹽去賣,可現在出不了揚州城,鹽船更離不開船埠。”
鹽商們個個哭喪著臉,這真是夾在中間最難了。
鹽商們點頭。
“好了,見一見這些鹽商們吧,這但是天下最有錢的一群人,傳聞他們吃的雞蛋,都得一兩銀子一個,那些雞每天吃蟲草人蔘長大的。今後他們為我們賣鹽征稅贏利,可得好好感激一番。”
“當然,按現在厘金法,你們的鹽過關的時候,還得按百抽五的交關厘,若在商店發賣,也得按百抽一征市厘的,但這個厘金還是很低的。”
可程璧卻隻是嗬嗬一笑。
鹽商們哭求半天,
關厘一引抽五分銀也未幾。
“如何樣,事情就如許定下來了嗎?”吳易問。
“除此以外,我們不再要求你們的窩、本等出錢,今後也不限鹽商身份,不管有照冇照,你們來買鹽,交錢交稅便可領鹽,交了引稅後,我們會發給你們一張引單,憑此單可在任那邊所發賣。”
“今後到我們鹽倉取鹽,每引鹽改成一百斤,一引鹽除鹽價一兩外,需按每引交一兩鹽稅。也就是每斤鹽一分的稅,再加每斤鹽一分的本錢,統共兩分銀。”
“不必管他們,我們收我們的,不過既然跟鹽商們達成和談了,那今後就得交代海軍,此後運河、長江和海上,凡是不是從我們鹽場交稅賣的鹽,一概打擊充公。”
碰到程璧這麼一個徽州鹽商前輩在這,鹽商們也自知亂來不了,也隻能轉而談他們也都是新鹽商,之前鹽商們贏利他們冇份,現在殺豬拔毛他們倒全捱上了。
一百斤鹽一兩鹽稅,本錢再一兩,一百斤鹽要二兩銀子,一斤鹽到抄本錢就得二分銀,這跟本來冇甚麼辨彆,但是不限鹽商身份,不限鹽銷區,自在售賣這些,讓這些鹽商們都眉頭緊皺起來。
一聽這話,鹽商們想直接跑了。
畢竟那頭但是交了專商專岸的銀子的。
我傳聞韃子占了揚州後,招募新的鹽商,給你們定下的鹽課,一年約六百萬兩銀子?”
吳易道,“韃子更狠,一年向揚州鹽商就要收六百萬兩。”
吳易倒冇推測這點,“還是監國遠謀深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