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南渡長江逼南京[第1頁/共3頁]
鎮江副將馬得功,原是黃得功的副將,當初跟田雄一起擄了弘來臨清,但並不得重用,到此時仍不過是個鎮江副將。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你大清不待見,我投大明去。
“打,把兵馬集合到鎮江,打!”
使的連經標、督標等都冇能完成整編,缺糧少餉嘛。
鎮江副將馬得功這段時候冇少被打壓,但他比較能忍,畢竟他當年跟田雄一起擒了弘來臨清,現在朝廷都把弘光送到南京,正在跟明國構和,要送他歸去複位。
“我大清就需求陳提督如許的勇於擔負的臣子,我們身為朝廷處所大員,食君之祿就得為君擔憂,現在明軍如此肆無顧忌,放肆非常,豈能容忍?本經略也曉得江南綠營整編還冇完成,但情勢緊急,我們不能漸漸的整編了,他們剛從山東返回,我們必須得給他們一個經驗。”
隻不過陳錦能做的也就這些了,這還是獲得經略嚴我公大力支撐,把本就未幾的那點賦稅物質,都優先打造江防了。
“我建議集合兵力,半渡而擊!”陳錦的長江海軍十二營也勉強整編出來了,在嚴經略的大力支撐下,現在具有整整一萬二千人馬,比嚴經略的經標加上馬國柱的督標加起來還多幾千。
為了擠出賦稅搞江防,嚴經略與馬總督另有鈕祜祿陳漕督他們也是加快對綠營裁整力度,導致大量綠營被裁併,很多綠營並被斥逐,也是以惹的很多綠營武官兵變。
揚州過江,可就直奔鎮江來啊。
嚴我公看著陳錦這番慷慨激昂,一如繼往的表態支撐。
但他也得忍著。
可馬得功也得忍著。
現在江南的環境明擺在那,清軍除了扼守江寧、鎮江、安慶、合肥、常州、姑蘇、承平這幾座重鎮外,對彆的的處所根基上已經落空了節製力了。
“明軍的鳥船固然火炮多,但畢竟是江中之舟,而我在江中沙洲上築有炮台,稀有十門火炮,這但是擊不沉的炮艦,何況另有攔江的滾江龍數條,隻要我們結合統統兵馬,罷休一戰,就以這長江為疆場,有很大掌控擊敗明軍。”
“如果我們還能重創,那今後主動權可就全在我們,乃至魯監國的主力如果受重創,則必定隻能退回崇明、舟山等地,不敢再入長江或是江南襲擾劫掠了。”
馬國柱不想打,倒不是他怯戰。
還在江心沙洲和渡口建了很多岸防炮台,架設了數十門大炮。
這些工事也是破鈔了陳錦無數心血,前提再苦再難,也得想體例把這江防短板補上,不然明軍來去自如,江寧也不平安。
這段時候針對明軍的海軍上風,也想出了一些戰略,比如用鐵鏈、船隻保持而成的鎖江防地滾江龍,就在鎮江和江寧這邊設了好幾道,又在幾處關頭處所,設立了江上浮營,稱為木城。
乃至軍官都給塞出去很多,現在完整就是陳錦說了算。
當然,比擬起被迫在杭州城中抹脖子他殺的田雄,他又還算榮幸的,畢竟還活著呢。
而嚴經略態度光鮮,果斷不會讓步。
你現在送弘光來,不是噁心人嗎?更冇的談了。
嚴經略和馬總督各五千督標,都隻實編了三營三千人,兩人加一起纔是陳提督的一半。
歸正這幾個月左整右整,馬得功這個鎮江副將,整來整去,整成了提督操江陳錦部下十二營之一的鎮江營副將了,部下就一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