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碼頭[第2頁/共3頁]
“現在鹽運使那邊也管不過來,我們糧台必定得幫手的,何況這鹽稅的錢,但是大頭都進我們禦營糧台了的。”趙貴因為曾經是童生,更因為他之前也乾過發賣的小買賣,人年青肯吃肯腦筋矯捷,以是在糧台這段時候表示很好,已經是個流外官。
師家莊一戰後,兩人就算是跟家人完整分開了。他們成了禦營糧台的書辦糧役,妻兒們則被編入了南下的民營。
可現在,趙貴卻堅信,韃子也不過如此。
他們三萬人馬,號稱精銳,但在監國部下卻冇討著半分便宜,折了上萬人馬,死了一個王爺,最後大將軍領著兩個王爺,握著兩萬人馬卻隻敢龜縮城中不出。
“我感覺韃子也不過是銀樣蠟槍頭,我們此次都囊括半個山東,監國以八令媛吾馬隊頂在兗州城下快一個月,你看城中兩萬韃子敢出城一戰麼?那山東巡撫堆積了大半個山東的兵馬,卻也隻敢龜縮於濟南城中,我們也冇需求過於驚駭韃子,他們也就那樣。”
趙貴也很馳念妻兒,他的孩子們都還小,這一起南下,就妻兒一人要拉扯好幾個孩子,也太不輕易了。可比擬那些還留在北方的饑民,他們又是幸運的。
而現在的山東完整的打爛了,清軍還搶走了蒼內行裡最後一點糧食,百姓如果不能逃離,那隻會凍餓死在這個寒冬。
當初明軍在關外屢敗於韃子,打了二十多年一步步輸光了關外,然後闖軍攻入北京,韃子更是趁機入關,半年囊括了大半箇中原,使的統統人都一度覺得清軍無敵。
教官主如果儒學教員,訓導、教諭、學正這些,而首級官普通指典史等。
趙貴他們每天起碼睡在城裡屋子中,很和緩,也很安然,乃至炊事都還不錯,每天都另有魚吃。
禦營也不成能把統統人都遷走,遷徙這麼多人需求供應沿途的糧食等等,以是隻能分批遷徙,先從南邊最需求的工匠開端,然後是識字的讀書人,再是年青女人,再然後是他們的家眷。
從山東南撤後,趙貴他們一起撤到了南通。
“你說我們甚麼時候南下?”趙福問。
不過趙貴臨時冇去想這些,他現在很感激監國殿下,以是情願賣力乾活以酬謝這份活命之恩。
他們跟著禦營一起北上,而妻兒們則被分批遷徙南下。
趙福遞給趙貴一個剛烤好的紅薯,“白薯,滿是粉。”
此時的南通城外,擠滿了人,能禦營遷來的,也有本身跟從來的災黎,他們都想過江南下,逃去浙江福建乃至是兩廣之地,闊彆烽火。
明軍有海軍駐於通州南麵的狼山,通州城內也駐有一軍,構成犄角之勢。
連不入流官和吏也做了一次調劑。
而魯監國之前重定了一些官製,比如大學士為一品,總督巡撫皆改成處所官,分巡也成道級處所官員等等。
方纔糧台還給他們發了冬裝,有棉襖棉鞋乃至另有個羊皮馬夾,另有床毯子和棉帽子,非常不錯。
揚州府通州。
不過現在畢竟是呆在南通了,這裡已經是明軍的大本營,背靠狼山、崇明,清軍底子不敢靠近。
最後是那些年青的男人等。
“可我就怕萬一打不過啊,現在情勢好,韃子被迫乞降,我們冇承諾,萬一打輸了,到時可就冇這機遇了。”
趙貴都已經長結實了很多,趙福乃至都有了點小肚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