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城下斬將震濟南[第1頁/共4頁]
而八旗駐防山東,加上綠營數萬人馬,都得山東供應糧餉,他又不會變。
可比年的戰亂,加上黃河改道,使的山東蒙受極大粉碎,稅賦更是難以征收,恰好明軍還在他來之前就奪占了東麵登萊青忻,西麵的曹州等多地也被篡奪,本來的運河也完整淤堵,大清河被黃河奪流,使之成了八百裡的黃泛區。
幕僚們一部分是他在北京招募的,也有部分是在山東招募的,另有一些是上上任巡撫丁文盛等留下的。
兵無戰心。
現在博和托帶來的德州駐防八旗也冇了,剩下的是博洛麾下的蒙漢八旗幾千人,都是原南征行營的兵,有從京帶來的,各省抽調的。
又推來幾個加工好的敗將。
要在入夜前到達,拂曉前就要解纜。
城下明軍又押出一大群清軍俘虜來。
平時在濟南城裡,也完整就是博洛的出氣包,每天捱罵跟訓孫子似的。
先前報說博洛在外全軍淹冇,他不敢信,感覺博洛就算敗了起碼也能逃脫。
城外,明軍陣列,鼓聲如雷。
本來八旗在山東還在青、兗設駐防副都統,各駐一支八旗,但青州失守,以是也就移駐濟南,綠營提督本來也是駐青州的,成果因失守也移駐濟南。
“大人,你可千萬不能想不開啊,濟南城端賴大人主持了。”
“明軍,明軍把博洛大王的首級······”
這群人跟著他,好處與他相乾,誰都不但願他他殺。
朝廷不但冇法給他們減免,也冇法給他們拔糧施助,還得從蒼內行裡搶走那點糧食,以優先供應給駐軍和官吏,乃至還得給北京上繳一些。
大清河一線幾百裡,三十多個州縣,因黃河奪流而頻遭水害,幾近無收。濟州兗州東昌等地,也因戰亂等導致有力疏浚河道,維修水利,而使的本年未幾的莊稼蒔植還嚴峻缺水,導致減產嚴峻。
不過看這城上的士氣,就曉得此時城下博洛等大將慘樣給他們帶來的龐大打擊。
明軍把和碩端重輔政親王博洛首級帶到城下示眾,過份的是還弄了頭大野豬,把野豬腦袋砍了,然後反博洛的腦袋給縫了上去,又特地弄了個車,擺在上麵,推到城下展覽。
幼年的齊克新喊著要開城門,要出城搶回父親首級,要為父報仇。
各路禦營堆積濟南城下,分五麵駐紮,立五色方旗。
想喝毒酒,可又躊躇。
紹天三年十一月,明軍大旗呈現在濟南城下,宣佈著大明全麵反攻進入一個新階段。
駐防八旗到處跑馬圈地,僅濟南中間就圈了三千多頃。
博洛率滿人反擊,特讓二兄博和托留守濟南,主持軍務。
他自貢生授編修,厥後一起升到侍讀學士,還隨安親王嶽樂討伐安定大同叛將薑瓖,過後以籌辦糧餉有功,抬旗入鑲紅旗漢軍,再晉國史院侍讀學士,出任大清第三任山東巡撫。
張儒秀呆在書房裡,麵前放著三樣東西。
濟南城被圍的鐵桶似的,麵對明軍,濟南核心的守軍早就倉猝撤入城中,另有一些綠營兵、鄉團更是直接當場投降。
砍完一隊,又押上來一隊,明軍當著濟南城上韃子的麵,一口氣砍殺了數百大小軍官。
城下明軍喝彩陣陣。
鼓聲雷動。
張儒秀忙著抓捕逃人,但再峻厲的科罰,也擋不住流亡潮,留下來底子冇有但願,而在明軍節製區,倒是完整分歧的豔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