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玄幻奇幻 - 海上升明帝 - 第626章 恩儘義絕

第626章 恩儘義絕[第1頁/共3頁]

孔家給韃子修降表,長進勸表,韃子也承認衍聖公在明朝的全數特權,六十五代衍聖公孔胤植仍任衍聖公,加太子太傅,朝見時仍列內閣大臣之上。

現在朱以海還是大明太祖子孫,國號還是大明,又豈會對這個給李自成和韃子都上降表上勸進表的傢夥恩賞?

朱以海發了通火。

衍聖公班列文官之首,授光祿大夫,賜誥與一品官同,給三台銀櫻

“賢人仁慈1黃宗羲也不由獎飾道,既打壓又還不健忘根基保障。

憑甚麼?

“兩千畝地,祭奠充足了。”

“那原孔家之地?”

如許的圈地活動,孔家曆朝搞過很多次,常常趁亂高低勾搭,圈地兼併。

下聯: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全都忘了。隻記得,識時務者為豪傑。

“朕話還冇說完。”

“衍聖公”宗子15歲冠帶後便可利用二品服色,次子15歲便可秉承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主持子思(孔伋字子思,孔子之孫)祀事,三子15歲秉承太常寺博士,主持汶上縣聖澤書院祀事。其二三子之博士每隨一代“衍聖公”遞為更授。

而之前孔家給李自成勸進,給多爾袞勸進,帶頭剃髮修表,太他孃的噁心人了。

阮大铖固然想到,但也冇推測天子真的直接這麼剛。

孔家祭田收租是與耕戶對半分紅,朝廷收糧的鬥是方鬥,口小底大,一鬥麥子一百二十斤,但他們孔家收租用的倒是長方形鬥,裝滿麥子後是七十五斤,用木板刮平,鬥內隻剩五十斤,刮下來的叫鬥尖糧,分給莊甲等,卻隻計收租五十斤。

黃宗羲、阮大铖二人聽到這話,都愣在當常

他們家的地,一樣不征稅賦。

這但是孔家埃

公爵報酬變成八品官。

之前的徐國公等那些投降的勳戚公侯伯們,朱以海可冇慣著,不但奪爵並且地步也奪了。

畢竟孔家實在施事跟普通的公侯家冇甚麼辨彆,免不得仗勢欺人,特彆是他們家還是世襲的曲阜知縣,在那一畝三分地,他們家是真正的太上皇。

客歲,韃子還在北京太仆寺街又賜給衍聖公府一座。

除曲阜大宅儲存,其他宅院、商店,以及占有的山林湖泊草場全都清查收回。”

橫批:世修降表1

真是覺得本身血緣崇高了?

有明一代, 有十位孔子後嗣秉承衍聖公爵, 有兩個嫡宗子早死, 身後追贈。

以是以血緣奉孔家千餘年,但一定就奉的是真血緣。

一點不比朱明宗藩對國度吸血風險輕。

“朕有副春聯倒是要送給孔衍植,

孔家除收田租,還在曲阜各廟書院前集市、以及耕戶村落內停止的集市收稅。

“曲阜孔府的宅子他們能夠持續居住,但其頭門、二門、儀門等都要按七品官階對應,超出規格的該拆就拆,

現在另有臉來找朱以海要回衍聖公爵,還想趁機圈地。

阮大铖還在為剛纔天子給孔家的春聯而震驚,此時倒對天子把孔家衍聖公降為從七品奉祀官不驚奇了。

天啟年間,孔家就把各宗族支派分彆為五十七個宗戶,孔氏後嗣已經超越兩萬丁了。

在明朝,衍聖公屬於比較特彆的公爵,有誥無券。

大明曾經給了他們家二百多年的特權,是他們不珍惜。

固然這位還冇經曆明清易代,冇經曆那天下動亂,官方痛苦,以是冇有如汗青上那般到老了後,有了嚴峻的輕皇權思惟,他招募鄉民建世忠營起兵從龍,宦途很順利,如本年紀悄悄就是一省巡撫,深得聖意,一心也都撲在處所上,倒冇去想著說皇權太首要不得甚麼的,反而感覺當今賢人乾綱專斷,真正聖君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