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月痕[第1頁/共4頁]
“提及宮裡,我此次回京見到了阿誰小宦者駱訓,你和他打過交道,其人可靠嗎?”
出去的此人叫溫子攸,是姚吉幕府裡的謀主,受命回長安向姚琰密報軍機。雙眉狹長,眼睛很有光彩,唇薄而顴高,隻是太瘦了些,連風大點就能吹得起來,聞言輕咳了幾聲,道:“部帥慎言!”
元瑜繼位以後,對內朝做出的最大竄改,就是內朝官裡開端有宦者出任要職,而三年前熟行令病死,代替的就是一名年青的宦者——高騰。
元瑜大喜,道:“崔卿,速速稟來。”
姚吉隻要二十三歲,是西涼國主姚琰的第八個兒子,臂垂過膝,雄武蓋世,好學博能是西涼屈指可數的大將之才,現任左部帥,統兵。他斜靠在氈毯上看兵法,中間撲滅的爐火將整座營帳的寒氣驅去,一文弱墨客翻開簾子走了出去,笑道:“部帥好閒情!”
崔伯餘還是第一次參與內朝廷議,坐在最下首籌辦多聽少說,元瑜直接點將道:“桃月,剛纔我見你彷彿意猶未儘,現在房內都是可托之人,你如有弘論,可直說無妨。”
穆壽笑了笑,不再發問。
這是極具欺侮性的稱呼,傳聞柔然可汗聞說後在漢庭折箭發誓,此生必殺元瑜,割他的腸子和心肝餵食蟲子。
“郞主以張掖公之位許之,他極其心動,隻是顧忌主上,不敢承諾的太肯定罷了。”
崔伯餘無法,道:“主上賜柔然的名號,臣不敢不從。但兩邦交兵,勝負之爭在國力、兵力和民氣,倒也不必逞口舌之利!”
元瑜對高騰甚是寬大,輕言斥責了一句,道:“皇鳥,把你最新獲得的諜報念給崔大夫聽。”
崔伯餘搖點頭,道:“恰好相反,我以為楚人自顧不暇,底子有力北上,以是才壓服姚琰陳兵河東,對我停止管束和威懾。”
崔伯餘不敢粗心,冇有立即回奏,而是深思了約莫一柱香的時候,元瑜也不急,靜坐等候著他的觀點。
“主上冇有明旨,隻要你隨機應變,若魏廷出兵軹關,就先行打下來守住,觀對方動靜,再圖後算。”
“我們本來都是要死在臭水汙泥裡的仆從,蒙部帥不棄,救我們性命,賜我們衣食,給我們榮寵。月痕,我們無覺得報,那就送給他這涼國的天下把!”
溫子攸拉著她的手,感遭到徹骨的涼意,捧到嘴邊悄悄的吹了吹,道:“張掖公是沮渠烏孤絕對謝毫不了的引誘,當年他的祖父沮渠成業以張掖公的官位起家,短短三年內建立燕國,包括六州七十餘郡,南麵稱尊,威風一時。厥後燕國被本朝太祖所滅,沮渠氏今後式微,對姚氏昂首稱臣,甘為奴婢,這麼多年來,沮渠氏所掌控的盧水胡仍舊是疆場上最英勇的部曲。如有他們的投誠,單憑長安城裡那幾個廢料皇子,底子不是部帥的敵手。”
崔伯餘杜口不語,和一宦者爭論,就算贏了又能如何?不但毫知名聲,還能夠後患無窮。不過他如許不睬不睬的態度更讓高騰惱火,內心給崔伯餘塗了濃濃的一筆,尋著機遇,再跟他算賬。
“沮渠烏孤承諾了嗎?”溫子攸走了過來,親手摘掉女郎的幕籬,指尖和順的撫摩著她臉頰上那道長長的刀痕,黑夜裡看不清楚,但他的眼神儘是春水般的顧恤。
姚吉瞥見來人,歡暢的拋棄兵法,翻身跨過跟前的案幾,抱著墨客重重的拍了拍後背,道:“子攸,你總算返來了,我內心忐忑,戰又不戰,退又不退,父皇到底打的甚麼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