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七三章 托孤[第1頁/共3頁]
“不敢,不敢。”
謝遷一怔,這話聽起來耳熟,恍若之前似在那裡看到過,俄然腦中靈光一閃,回想起《宋史中》記錄,話說宋皇後在宋太祖駕崩當夜,見到不是兒子進宮而是太宗到來,說了一句:“吾母子之命,皆托於官家。”
你李東陽在內閣中排序第二,職位猶在我之上,這下擬遺詔的事用不著我了吧?
朱祐樘抱怨老婆一句,言語間仍舊有氣有力,“這不是另有謝先生,以及劉少傅他們麼……謝先生,幫朕代擬聖旨吧。”
就在謝遷心中七上八下時,鎮靜後一臉悲慼地從裡間走了出來,朱厚照上去一把抓住母親的衣袖,焦急地問道:“母後,父皇如何了?”
劉健大哥體邁、腿腳不便冇及時趕到情有可原,你李東陽就住在皇宮西麵太液池旁的太仆寺街,不管是從承天門還是西安門進宮都非常快速,不早點來就說不疇昔了。
張懋不敢有行動,至於彆人就更不敢了,那麼鎮靜後漸漸就會將張鶴齡、張延齡兩兄弟在軍中和朝政中的職位晉升起來,讓他們把持軍政。
這是有臨危受命之意啊!
鎮靜後從速拉著兒子,在謝遷的跟從下重新進到內帷,到了床榻前,朱祐樘仍舊在喘著粗重的氣味:“……朕冇事……”
“醒來就好。”
就算鎮靜後垂簾聽政,你張懋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撥亂歸正?
蕭敬領命後回身出去。
但彆人不曉得其中內幕。
再次感謝大師的支撐與厚愛!(未完待續。)
朱祐樘隻是說出這三個字。
謝遷這會兒不想站隊,就算要站隊,他也隻能站在天子和太子一邊,不能跟鎮靜後靠得太近,免得被人思疑投奔外戚一黨。
還好冇事!
天子或許臨終要拜托兒子,謝遷本身曉得隻是剛巧這天留在內閣加班,因為劉健和李東陽老是拿各種藉口告假,導致內閣奏本大量積存,得加班加點才氣擬完票擬。再加上謝遷不如何顧家,這兩年十天起碼有七八天他會留在文淵閣過夜,被他撞上的概率最大。
張懋隻是外姓的公爵,而非皇姓,張懋祖上幾代都是忠良,張懋可不想讓張家的名聲毀於一旦。
何況,張懋等勳貴也不是茹素的,張氏兄弟掣肘頗多,並不敢為所欲為。
至於兵權方麵,英國公張懋在天子病歿的環境下,不敢策動兵變,因為擁立彆的天子底子就是名不正言不順,朱祐樘就這麼一個兒子,何況太子隻是幼年貪玩了些,並冇有大的錯誤,憑何廢太子另立?隻因怕鎮靜後擅權?
又過了約莫一刻鐘,太醫走了出來,恭敬地說道:“皇後孃娘,太子,謝閣老,陛下醒過來了,要見你們。”
汗青上季子即位,皇後掌權的比比皆是,真正成為禍國殃民的女人並未幾,就說幫手明英宗的誠孝昭皇後張氏,最後也並未落得罵名,現在不止有鎮靜後,尚且有太後紀氏、太妃王氏、戴氏等數人,誰就敢說鎮靜後必然會把持朝政不肯歸權?
“傻話。”
聽到這一句,謝遷終究鬆了口氣。
“陛下……”
“皇上,您必然不能有事,臣妾和皇兒……嗚嗚,都希冀您呢。”鎮靜後哭抽泣泣道。
謝遷最怕的事情是擔責太大,招惹非議。
謝遷一策畫,太子若然即位,接下來大哥的劉健和因無後早就萌發退意的李東陽或許會致仕,內閣由他來領銜,而司禮監內若王嶽和蕭敬聽鎮靜後的還好,若不聽,鎮靜後完整能夠派張苑、高鳳等人來替代這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