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漢祚高門 - 0225 人心望北
翻页 夜间

0225 人心望北[第1頁/共3頁]

流民帥們固然態度刁悍,沈哲子卻更擔憂那些扭捏不定的僑門士族。那些傢夥起初就有捲款叛逃的籌算,現在郗鑒更是擺瞭然態度針對隱爵體係,並且此君另有極大能夠要借勢這些僑門叛逃的設法,將這些禍水往南導去。

但是現在,流民帥們的這一份桀驁,反倒成了沈哲子能夠對抗郗鑒壓力的仰仗。這麼一想,他更加感覺本身有了一點奸佞氣象,為了好處而蠅營狗苟,無所不消其極,禁止賢臣利國利民的善政。

將沈哲子迎入自家府中,相互坐定後,徐茂禁不住感慨道:“起初士居兄傳信,囑我應早謀善處。恰是以指導,我才棄京口而轉治丹徒。泉陵公之喪,雖未能親往記念而憾,但由此也避開淮上之亂,製止了無謂的紛爭攻伐,也是一樁幸事。”

流民帥固然有兵,氣力刁悍,但卻苦於冇有中轉上層的通道,因此絕大多數隻能困頓一地,可貴顯重。像現在烜赫一時的蘇峻,若非王敦之亂這個機遇,剛好又有郗鑒的舉薦作保,大抵此時也隻能待在淮北,可貴過江。

現在徐茂也不是外人,因而沈哲子便將這個隱憂道出,把僑門士族籌算叛逃南遷的設法奉告給他。

就連刁悍放肆如蘇峻,若非被逼到山窮水儘、退無可退,又找到祖約這麼一個強力盟友,都不敢發兵反叛。即便如此,在攻入建康後,蘇峻第一時候便大肆封賞眾臣,隻將鋒芒對準庾亮一人,但願能拉攏民氣,複製王敦前次為亂的行動軌跡,但最後還是被群起而討之。

至於何事能讓郗鑒如此困頓,除了隱爵以外,沈哲子想不到第二個啟事。

以是沈哲子壓根就不將流民帥們當作能夠倚重的力量,隻要確保這些民氣胸不忿,讓郗鑒有所顧忌不敢過於猖獗,於他而言就是最好的局麵。至於真正硬撼郗鑒的權威,還要靠那些並不如何可靠的僑門舊姓。

流民帥們暗裡如此的串連,由此也看出他們的桀驁難馴。誰要敢動他們吃到嘴裡的好處,管你是不是甚麼海內名流,台省重臣,照反不誤!何況郗鑒能夠影響到的流民帥,也僅僅隻是青兗籍的一部分,在京口並不能占有絕對上風。

現在有了郗鑒在京口坐鎮,最起碼流民帥們不敢鼓譟生亂,那麼他再停止改製,阻力會小上很多。這麼一想,郗鑒也算得上是請都請不來的好幫手。

見到沈哲子,徐茂便指著他假作忿忿之狀。

沈哲子也知這群流民帥隻是嘴上窮橫,實在並不敢拿那群高門如何。

但是他的話語固然氣憤,但心內也清楚,若僑門真的要一意南遷,他們是冇有太多手腕予以禁止的。除非也如淮北那些流民帥一樣,真的策動兵變。但這兵變隻合適作為一個威脅手腕,一旦真的付諸實際,那也是傷人傷己,禍害極大。

“不知哲子郎君謀從何出?又需求我做甚麼?今下之局,我們這些京口小民已經不敢再期望能有更好局麵,隻要能夠保持住過往局麵,便已經值得道賀了。”

沈哲子由這話便感遭到郗鑒時下所麵對的困頓局麵,丹徒乃是徐州極其首要的一部分,輔弼京口。憑郗鑒的目光格式,不成能隻因徐茂乃是劉遐舊部便不予理睬。之所乃至今還不與徐茂麵談,大抵是他本身陣營的乾係都未理清,天然得空旁顧。

言道這位新上任的主官,徐茂也是一臉感慨:“郗公今次來京口,應是有弘願要伸展,然節同時異,物是人非,如此激進手腕,令我等泉陵公舊屬很有進退失據之感。我也隻是在驅逐郗公之宴拜見一次,至今都還未得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