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3 兩線大捷[第1頁/共3頁]
至於新進歸鎮的水軍,也並冇有就此閒置,馬上將戰船送往硤石城處,由那邊整軍往淮水下流的渦口而去。
此處戰事固然已經結束,但沈哲子也得空歸鎮,並且還將杜赫等一眾分擔政事的淮南屬官都調來此處待命。
今次奴軍南渡,投入不成謂不大,此戰無服從夠想見對其軍侵害之大。此前穎口一戰中,因為擔憂會遭到奴兵回擊反噬而冇有趁機擴大戰果。但是今次這一戰中,奴軍舟船即便冇有全冇,也必定已是大損。以是在於眾將略作商討以後,沈哲子也不籌算再就此作罷,當即便又集結五千水軍,交由韓晃帶領,直往潁上攻去。
此時兩處戰役都是方纔結束,因此詳細的戰果如何尚還冇有清算出來,但大抵的顛末總還能夠說得清。
因而很多臨時還未被淮南軍膠葛住奴軍戰船快速往北岸返航,上至將領兵長,下至平常小卒,凡是身不足力者,俱都手持槳櫓,冒死發力,一時候船速竟然加快起來。他們也不敢再繞行穎口,一則水路冗長,變故更多,二則倉促之際也底子就冇有把握舟船轉向來去的技藝才氣。
沈哲子乃至冇偶然候去出麵安撫那些得救過淮的汝南公眾,諸事都拜托杜赫等人措置,在安排過軍務以後便倉促返回壽春,代替沈牧坐鎮城中。而沈牧則帶領一部分壽春守軍於八公山登船,與水軍合兵一處,直往渦口而去。
但是明天在看到肥口這裡慘烈的疆場以後,那一點自矜之傲氣已是蕩然無存,正如毛寶所言,諸多前提俱不敷論,他們被迫丟棄防區引眾以還乃是不爭的究竟,並且之以是能夠勝利撤退,也是多虧了鎮中大援。反而扳連到本鎮蒙受奴軍進犯,幸在來犯之敵已被打敗。
因而沈哲子一方麵抓緊對汝南歸眾招募整軍以擴放逐力,守穩本鎮,一方麵號令水軍與曹納彙歸併守洛澗,不要讓石虎兵入淮南。
說著,他又轉望向立在毛寶身後的李倉,笑語道:“李將軍,我們總算見麵。此前諸事繁忙,竟與將軍緣慳一麵,不能得見。雖未麵前親囑,無法人事逼迫,妄托以重擔,非情之用,還望將軍勿怨。將軍才用非俗,雖不自陳,自有奴眾敗勢以證。本日護眾歸鎮,足可誇事同僚。”
對汝南這幾名將領溫言嘉許一番後,沈哲子便直接在船上調集眾將開端議事。
戰船船麵上,賣力策應的路永、徐茂並一向恪守的毛寶、李倉等眾將紛繁上前,抱拳為禮,神態之間不乏慷慨。
不過究竟已是如此,憑著淮南軍本身所具有的兵力,絕難支撐汝南、肥口、渦口三地作戰,必必要有所棄取。眼下兩地俱都得功,渦口易手倒也並駁詰以接管之失利。
肥口一時候也難包容這麼多舟船湧入,加上此處也是方纔大戰結束,尚是諸多混亂。杜赫等政務官員們尚在繁忙著對流民的采取安設,沈哲子已經倉促登上了船。
如果奴軍能夠安閒調劑,團體為戰的話,或許不能這麼快就攻破肥口營防,但最起碼喪失也在可控範圍內。當汝口水軍返來助陣的時候,不至於一觸即潰,令得局麵完整崩盤。
淮南水軍到達肥口疆場後,戰役便再無牽掛。
“久戰疲敝,我也就不再多擾。稍後肥口疏浚,鎮中自有人來引所部歸鎮休整。”
“末將、末將……駙馬盛讚,末將實在愧不敢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