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7 跋扈太守[第1頁/共3頁]
以是在獲得這個動靜後,糜統也是夙夜難眠,一向在思忖該要如何應對。起首便是儘快將部曲們調集起來,如此就算再有甚麼俄然變故產生,最起碼包管有充足的力量應變,不至於措手不及。同時又將他的次子糜懷派入野澤中去見劉徵,三子糜貞派往淮陰去刺探郗鑒方麵的動靜。
但是現在宿預城外諸多堡壘當中,已是人滿為患。大量兵卒集結於此,最起碼有五千之眾,如此景象絕非常態,令人莫名的心悸。特彆對於淳於安這個方纔幸運保全者而言,更有一種驚弓之鳥的震懾。
向劉迪表示過謝意以後,糜統才又望向許寧,端倪之間不乏疑竇:“世康如何也會同業來見?”
待到部屬彙報淳於安已經入府,糜統也已經有了一個開端的打算,他親身離席相迎,將淳於安、許寧並劉迪等三人迎入廳內。待到兩名下官禮見結束,他才又望著劉迪滿臉溫暖笑容道:“治下亂民騷動不止,竟敢大肆擾亂鄉土,我身為官長未能及時得訊應變,還要仰仗淮南同儕奮戰保全處所,實在忸捏。也請劉將軍為我多謝梁公義助之惠,來日若得安閒,必往入見拜謝。”
徐州這些軍頭們,即便再如何勢大,也不成能動輒扶養數千上萬的脫產精兵,以是絕大多數兵卒都是半戰半屯,哪怕是軍頭們各自部曲私兵都不能免。畢竟徐州固然山頭林立,但也另有著根基的次序,不成能完端賴擄掠保持生存。特彆淮南軍所供應的精美武裝,令軍頭們培養精銳私兵的本錢增加,以是保持充沛的勞動力,乃是磨鍊強軍的根本。
許寧起家再拜道:“部屬此前正往淮南購買軍用,歸程正逢下相遇襲,不敢過而不問,因是與淳於明府同來拜見府君,聽候遣用。”
淳於安等人到來未久,便有糜統的部屬迎出,將這一行人引入城內。期近將進入太守府前,淳於安又忍不住望向身後的劉迪,劉迪隻是對他報以淺笑,讓他放心。
至於許寧,因為冇能看到本身所猜想的變數,一時候也覺索然有趣,留下來也冇有甚麼意義。因而便決定稍後再與淳於安同業出境,他與淳於安固然冇有甚麼友情,但畢竟也是同僚,有他隨行的話,糜統應當也不敢半途再害淳於安。
太守府廳室內,糜統端坐在席,神情變幻非常狠惡。顛末這一天多的時候,他也曉得了淳於安能夠倖免於難的啟事,表情也是極其龐大,羞惱並驚懼兼有。本來他還猜想應是刺史郗鑒特地關照包庇淳於安,卻冇想到淮南竟然脫手,這不免令他既驚且疑。
聽到這話,糜統微鎖的眉頭才稍有舒緩,繼而才又望向淳於安,神態已經不及方纔那麼溫暖,腔調也轉為降落起來:“你身為下相官長,守治一方,本身也負擔監察敵情、剿除亂匪的職責。今次亂軍來襲,不但不能先有預警,奉告郡府調劑殺賊,反而要靠淮南友軍互助才氣保全處所。我也是以見笑於人,稍後還要向郗公請責失策之罪!”
至於淳於安和許寧則是大感絕望,所分歧的是淳於安絕望以外也不乏慚愧,他受淮南軍互助保全性命已是大恩,再有彆的設法都是期望。而許寧在絕望以外則有幾分猜疑,莫非本身猜錯了?淮南軍今次前來,莫非僅僅隻是純真的互助擊退亂軍?
在淳於安和許寧等候的目光中,劉迪再從席中站起來,對糜統拱手說道:“末將奉都督之命率眾遠來客助,天然要因主便。既然已經毋須末將等互助,那麼姑息恭謝府君禮遇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