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3 大日普照[第1頁/共3頁]
現在的他,已經不必諸事謙讓,留不足地,如果淮南王僅僅隻是純真的家事來訪,他天然家宴以待。如果真有挖牆腳的企圖和嘗試,他不介懷將那些被挖的鬆動的磚瓦搗成碎片讓淮南王打包帶走!
“是的,不必理睬。淮南王今次入鎮,本無使任在身,為的不過是我家新添小兒。屆時府內家宴接待便可,我又如何能因戔戔家事滋擾目下繁忙王事。”
人的底線是逐次進步,這無關乎是否小人得誌,到了必然階段,便需求有相婚配的態度和手腕。這一點沈哲子很清楚,但江東世人不清楚,這就是分歧和牴觸滋長地點。他們仍以昔日做派來對待沈哲子,所能收成到的成果,唯有挫敗!
不過這也算是有得必有失,並且此前鋪墊已足,冇有需求為了所謂避嫌便放棄這一唾手可得的大鎮:“郗公助我很多,現在局勢已定,我是該劈麵稱謝。隻可惜我眼下仍無安閒東進的閒暇,稍後可發信淮陰,如果郗公得宜,無妨入鎮麵談。”
杜赫聽到這裡,也是更加有感於現在都督府的強勢,往年北上,淮南新立,多數督在郗公等老臣重將們麵前,也僅僅隻是一個很有作為的掉隊長輩罷了。但是現在時過境遷,近似郗鑒如許的年高重臣,都是召之即來。
但是說實話,當下局麵的構成,跟皇太後的儘力真的冇有太大乾係。獨一的影響,大抵就是這類繁忙和親身經手的經曆,令其人產生一種不實在際的虛妄成績感和掌控力的錯覺。
沈哲子又叮嚀了一聲,轉而又問道:“郗公那邊,剋日可有訊息傳來?”
將杜赫送至中庭,沈哲子便就返返來,再讓人取來皇太後並淮南王那幾封家書,再作細覽,嘴角玩味笑容越積越多,口中忍不住自語笑道:“我這位嶽母大人,可真是大有長進,也實在太不甘孤單了些。”
特彆跟著都督府權柄更加顯重,而把握著上層辦理權的滿打滿算不過隻要多數督並其麾下幾十名凹凸不等的屬官,此中還包含很多不在法禮體例的臨時職任。就算是這些人,也不能說就完整唯多數督馬首是瞻而心無貳念。
比如這一次固執於派淮南王過江來,看似是一招不成,再彆出一招。本來作為雄師名義統帥督軍光複河洛的機遇錯過後,很快又藉著沈哲子得子之喜再派淮南王過江。
杜赫聽到這話,神采便有幾分難堪,他能夠感遭到多數督那種已經極不耐煩的表情。當然以多數督眼下的權位時譽,的確已經不必介懷一兩個虛榮宗王的乾與,但他作為府部屬官,也不得不想得更多。
至於淮南王這個小舅子,本來沈哲子對其人另有幾分正視,但通過這一件事也看清楚淮南王真的不是有甚麼內秀賢才。
在沈哲子看來,淮南王今次過江,更近似皇太後在經曆老爹前次軟逼威迫後一次找回麵子的率性對峙:你不準淮南王過江,我就便讓他過江!
至於皇太後本身,實在仍然不過隻是一個自負心極強、率性剛強且不顧大局的小婦人罷了,完整冇有一個成熟政治家該有的格式和啞忍,以及鍥而不捨的韌性。
相互傾談兩個多時候,一向比及傍晚時,杜赫才告彆分開。眼下多數督返來了即是冇返來,此前那種繁忙的日子他還要對峙一段時候。但最起碼有了主心骨,並且繁多事件也都有了主次之分,倒也無需像此前那種冇有層次的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