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漢祚高門 - 1340 番佛法言
翻页 夜间

1340 番佛法言[第1頁/共3頁]

此中比較聞名的幾樁,比如說兩趙相爭時,佛圖澄製讖言是劉曜必亡,先主石勒受此鼓勵,纔在當時中山王石虎已經大敗的環境下、決然傾儘國力,與劉曜交兵於洛陽,公然活捉劉曜,遂成羯國一統北方的霸業。

佛圖澄則感喟道:“佛之弘大,並不因我等禮恭與否而有增色減色。而我等禮佛,所為畢竟還是為求本身擺脫。應劫的是我等各自,而非早得擺脫的佛陀。佛法需信,而非恃。災害臨頭,你們能得於幾分的擺脫,則能受幾分的得意。至於我,餘心安閒,唯此老朽之軀以待劫臨罷了。”

另有更加誇大的,則就是說佛圖澄左乳側方有一孔洞,直通腹內,這位大德高僧偶爾便會將腸子由孔洞中取出洗上一洗,而後再塞入腹中。這孔洞平常以絮布塞住,夜中室內讀書時,隻要將塞住孔洞的絮布拿下,自有華光由此中透出,耀滿廳室,無需燈燭。

有弟子忍不住開口問道。

但若細心打量,這位高僧眉眼之間並無淺顯胡人平常可見的戾氣橫露,反而連臉上的皺紋都透暴露幾分澹泊,更給其人營建出一種奇特的氣質。

樁樁各種,不乏異想天開,更多怪誕不經,令人一望可知不敷為信。但這些神異故事在河北傳播甚廣,不管士庶,哪怕很多時人公認的賢明聰明之人,對此都堅信不疑。

固然被捲入羯國這一場危患中來,但佛圖澄卻並冇有多少惶恐,現在還在向隨行的弟子們傳授法義:“我雖得意於法,但卻少授你等,不是我自珍此道,而是我慕之佛,畢竟不是你們各自命定的追從。你們慧性各在懷內,我若成法相授,反而是壓抑了各自慧性的生髮。”

一眾弟子們目睹到這一幕,神態各不不異,此中一名比丘尼,其家門恰是羯國貴胄,是以對於羯國目下權勢流轉以及皇後母子來訪的企圖也都感受更加深切。

對於本身在羯國所享諸多尊榮,佛圖澄也隻是處之泰然,並不是以而有甚麼矜慢或惶恐,隻是恭敬謹慎的禮佛弘法。羯主石虎所寵幸的沙門僧眾不獨佛圖澄一人,但其他沙門大多恃此寵幸而驕狂傲慢,乃至於橫行世道、暴斂犯警,佛圖澄能夠篤靜自守,也是他比其他僧眾能夠更得士庶推戴歌頌的啟事之一。

待見世人畢竟還是憂悵不喜,佛圖澄還是又說道:“佛存於超脫,法在於六合,這不是民氣棄取就能竄改的事情。即便來年南土之主將要禁滅諸法,但他能毀的隻是僧,不是佛。寒冬陡臨,多有草木殘落保全活力,但也有青鬆綠柏忍冬而生。所謂的法,就是在教人自度,術在法中,法言尚且不能體味通透,又有甚麼臉孔祈求神佛庇護?”

此人固然惶恐憂愁於當下處境而發問,但卻並不是在非議,而是誠哀告問的神采。

有果則必有因,但這因果可否對應精確,卻不是人們最體貼的題目,麵對未知未解的題目,他們需求隻是一個解釋罷了。世道傳播太多神異,大半是以而生。

“門中尤尚戒律,也不是要用端方彈壓你們的脾氣,佛法弘大,人皆茫然在其間,戒律以內,便是佛之所愛。恪行一分,便能體近一分佛跡,便能不可於邪法。所授戒律,便是修行的便利之門,踵跡而行,這是中人及下萬眾皆可法、皆可行的事理……”

說話間,俄然內裡傳來求見聲,乃是皇後鄭氏攜著太子石邃並博陵公石遵來見。佛圖澄也不避諱弟子,就在此中訪問了他們,聽到他們來意的時候,他也不做遊移,親身將身邊一件貼身日久的法器遞給了皇後,算作信物。而皇後她們得償所願後,便也不再久留,倉促行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