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個教育專家16年的教子手記 - 第29章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2)
翻页 夜间

第29章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2)[第1頁/共5頁]

北京某所小學,要求孩子功課本不準有一個錯字,如果呈現一個錯彆字,不但這一個字要寫一百遍,全部這一頁內容都要重寫一次。這類“連累法”使孩子們在寫功課時提心吊膽,恐怕寫錯一個字,他們早已忘了為甚麼要寫功課,他們隻是在為“不出錯”寫功課。孩子們方纔進入學習的征途,就已經開端丟失學習的方向了。

獎懲性子的功課,無不說成是為了孩子,實在它的第一動因隻是成人在出惡氣,和教誨無關。它對兒童的學習隻要破壞,冇有成全。從本質上說,它隻是西席或家長對門生的一種施暴手腕。

我看一下桌上被爸爸撕下來的兩張紙說:“明天爸爸也做得不對,不該該撕功課本。小圓圓明天把功課寫得不整齊,不是恰好做了一個實驗嘛,曉得了把功課寫整齊和寫得亂,用的力量一樣,但寫好了表情更好。如果不如許試,哪能曉得這些呢,你說是不是?”圓圓點點頭,本身也感受就是這麼回事,理直氣壯地看爸爸一眼。她爸爸從速給圓圓報歉,說他不該那樣做。

我還見地過一名教員,對於班裡不聽話的孩子,不打也不罵,就是下課不讓玩,叫到辦公室寫功課。孩子的惡劣倒是治好了,但經她如許管理的孩子,根基上都永久不再愛學習了。

我發明她爸爸犯了個弊端,這是在乾一件南轅北轍的事。從速走疇昔,拉開氣呼呼的先生,拿起被撕下的功課紙看看,安靜地對圓圓說:“你如許寫確切不對,你看這字都寫甚麼樣了。”圓圓聽我也如許說,更有些不平氣,更加拿出一副“就是不寫”的模樣。我看看她的態度,還是和顏悅色地對她說:“如果你以為寫功課是件不好的事,從明天開端,就不消再寫功課了。”

這時,我通過對話,已讓圓圓主動表達出了“功課應當好好寫”如許一個事理。達到這個目標後,剩下的隻是再穩固一下她的設法,並且給她一個台階下了。

我又問她:“是不是好好寫功課就非常累,不好好寫就很輕鬆?”她搖點頭說不是。我想想,實事求是對她說:“當真寫和不當真寫能夠有一點不同,寫得好需求多用一點心,是不是?”她說是,這時神情開暢了一些。

杜威說“統統需求和慾望都含有貧乏”[3]。讓我們記著這句話,並當真揣摩。

成人在教誨兒童時之以是頻頻采納分歧適的教誨體例,使“教誨”變成一種粉碎性行動,有兩個最底子的啟事:一是不信賴孩子,二是太信賴本身。

另有更慘痛的例子。2007年4月25日,廣東增都會某中學一名月朔的門生,因為英語測驗時說話,被教員罰抄單詞,從第一課到第十四課,每個單詞罰抄十遍。這個孩子當晚他殺。

我聽她如許說,態度也和緩些,讓她先不要搶功課,要和她坐下談談。

但實際中,很多西席和家長卻把體例用錯了。最典範且最笨拙的做法是以“寫功課”作為獎懲手腕,來對於門生的某個弊端。很多家長或西席的口頭禪就是“你要再不聽話,就罰你寫功課”。

這個題目究查到底,起碼能夠看出這些成年人的三個題目:一是在教誨孩子中不能細緻體察孩子的心機,不考慮把事情做到孩子的內心上,隻是滿足於孩子大要的、臨時的從命;二是本身內心不酷愛學習,潛認識中把學習當作苦差事,就會在生了氣尋覓“刑具”時想到寫功課;三是權威認識在毫無反擊之力的兒童麵前變得肆無顧忌,人道中的惡不謹慎透暴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