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五帝(下)[第1頁/共2頁]
這時三苗在江、淮流域及荊州一帶多次反叛。這時舜巡查返來向堯帝陳述,要求把驩兜放逐到崇山,以便竄改南蠻的民風;把三苗遷徙到三危山,以便竄改西戎的民風。把鯀斬殺,以獎懲他冇有管理好水患。懲辦了這幾個罪人,天下人都悅服了。堯在位七十年獲得舜,又過二十年因大哥而辭職,讓舜代行天子政務,向上天保舉。堯讓出帝位二十八年後去世。百姓哀痛哀思,如同死了生身父母普通。三年以內,四方各地冇有人吹打,為的是記念帝堯。堯體味本身的兒子丹朱不賢,不配傳給他天下,是以才臨時試著讓給舜。讓給舜,天下人就都獲得好處而隻對丹朱一人倒黴;傳給丹朱,天下人就會遭殃而隻要丹朱一人獲得好處。堯說:“我畢竟不能使天下人受害而隻讓一人得利”,以是終究還是把天下傳給了舜。堯去世後,三年服喪結束,舜把帝位讓給丹朱,本身躲到了南河的南岸。諸侯前來朝覲的不到丹朱那邊去卻到舜這裡來,打官司的也不去找丹朱卻來找舜,稱道功德的,不去稱道丹朱卻來稱道舜。舜說“這是天意呀”,然後纔到了京都,登上天子之位,這就是舜帝。
(最後的複製)
虞舜,名叫重華。重華的父親叫瞽叟,瞽叟的父親叫橋牛,橋牛的父親叫句望,句望的父親叫敬康,敬康的父親叫窮蟬。窮蟬的父親是顓頊帝,顓頊的父親是昌意:從昌意至舜是七代了。自從窮蟬為帝以後一向到舜帝,中間幾代職位寒微,都是布衣。舜的父親瞽叟是個瞎子,舜的生母身後,瞽叟又續娶了一個老婆生下了象,象桀驁不馴。瞽叟喜好繼配的兒子,常常想把舜殺掉,舜都躲過了;趕上有點小錯兒,就會遭到重罰。舜很恭敬地奉養父親、後母及後母弟,一天比一六合虔誠謹慎,冇有一點懶惰。舜在曆山耕過田,在雷澤打過魚,在黃河岸邊做過陶器,在壽丘做過各種家用器物,在負夏跑過買賣。舜的父親瞽叟愚笨,母親固執,弟弟象桀驁不馴,他們都想殺掉舜。舜卻恭敬地行事,從不違背為子之道,和睦兄弟,孝敬父母。他們想殺掉他的時候,就找不到他;而有事要找他的時候,他又老是在身邊服侍著。
見了這些,堯就賜給舜一套細葛布衣服,給他一張琴,為他製作堆棧,還賜給他牛和羊。瞽叟仍然想殺他,讓舜登高去用泥土修補穀倉,瞽叟卻從上麵放火燃燒。舜用兩個鬥笠庇護著本身,像長了翅膀一樣跳下來,逃開了,才得以不死。厥後瞽叟又讓舜挖井,舜挖井的時候,在側壁鑿出一條暗道通向外邊。舜挖到深處,瞽叟和象一起往下倒土填埋水井,舜從中間的暗道出去,又逃開了。瞽叟和象很歡暢,覺得舜已經死了。象說:“最後出這個主張的是我。”象跟他的父母一起朋分舜的財產,說:“舜娶過來堯的兩個女兒,另有堯賜給他的琴,我都要了。牛羊和穀倉都歸父母吧。”象因而住在舜的屋裡,彈著舜的琴。舜返來後去看望他。象非常驚詫,繼而又擺出悶悶不樂的模樣,說:“我正在馳念你呢,想得我美意悶啊!”舜說:“是啊,你可真夠兄弟呀!”舜還像之前一樣待奉父母,和睦兄弟,並且更加恭謹。如許,堯才試用舜去理順五種倫理品德和參與百官的事,都乾得很好。堯更以為他非常聰明,很有品德,把他叫來講道:“三年來,你做事周到,說了的話就能做到。現在你就登臨天子位吧。”舜謙讓說本身的德行還不敷,不肯接管帝位。帝堯說道:“又本事的人不能隻想著本身,應當為彆人多做一點事,並且我也老了,不能在辦理百姓了。你是我見過的人中間最有德行的,你不接管人皇之位另有誰能夠接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