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紫霄一講[第1頁/共2頁]
能為太一謀得一尊聖位,帝俊已經非常滿足了,他也懂進退,不會得寸進尺,並且也不是得了聖位就必然能夠成聖的,三清、女媧、接引和準提皆以功德成聖,但太一能靠甚麼成聖,洪荒當中實在是冇有甚麼大功德能夠讓他功德成聖的。
不過現在太一算是已經得了聖位,起碼邁出了成聖的第一步,至於他終究能走到那,就要看太一本身的悟性了,帝俊能幫他的實在未幾了,如果能夠拋開聖位而證道混元,那帝俊天然更加欣喜了,畢竟賢人之道也並冇有設想中的那麼好。
而冇有獲得蒲團的準提則是被鴻鈞另行犒賞了一個蒲團,如果是一個蒲團代表一尊聖位的話,那鴻鈞想必是籌算以兩尊聖位來體味與西方的因果,至於身上揹負的業力,天然有其他體例了償,現在多了一個太一,便已經有七尊聖位了。
此乃鴻鈞第一次講道,他並冇有直接開講準聖道法,而是修行之初開端講起,包含萬象,又有諸多法例之道摻雜此中,讓人聽得如癡如醉,固然在坐的絕大部分都是大羅金仙,但也一樣聽得非常當真,一邊聽道,一邊感悟,他們能夠感遭到本身的根底變得更加安定了,修為固然並未晉升,但氣力卻有所增加。
對於太一,帝俊美滿是將他當作親弟弟來對待的,為本身的弟弟謀奪機遇,帝俊天然不會讓步,並且他也想藉此摸索一下鴻鈞的態度,隻是令他冇想到的是,事情竟然會這麼順利,太一這麼輕而易舉地便占了一個蒲團。
賢人以元神依托天道,不死不滅,在享用賢人的強大與嚴肅的同時,也一樣要受天道束縛,可謂無益有弊,短時候來看,利大於弊,但如果到了無量量劫,如果洪荒幻滅,天道不存,那賢人也會跟著隕落,而混元大羅金仙卻可倖免。
而當鴻鈞講到法例之道時,帝俊則是微微一心驚,鴻鈞所講之法例薑然涵蓋了三千法例中的絕大部分,不過也出缺失,就比如時候法例、空間法例、循環法例以及魔道法例等等都冇有,但也最多不過缺失了數十種罷了。
賢人講道,公然非同普通,一開口,便是朵朵金花散落,地湧弓足,大殿當中立時充滿了道韻氣味,不但如此,殿內的天賦靈氣一下子變得非常濃烈,異化萬般氣象,讓人彷彿有了一種置身險境的奇妙感受,各種異象不竭,地湧弓足,天花亂墜,雲霞自生,天光四起。
成聖三法,以力證道,三屍成聖,功德成聖,以力證道是不消想了,功德成聖機遇迷茫,唯有三屍成聖另有些能夠,但三屍之道乃是鴻鈞所創,也隻要鴻鈞一人以此道證道成聖,三屍當中,善惡二屍易斬,但執念之屍卻難如登天,統統皆要看機遇。
而帝俊也一樣聽得極其當真,固然他已抬入準聖之境,但鴻鈞講道的內容卻讓他對之前的修行有了彆樣的貫穿,周天造化功另有需求改進之處,恰好藉助鴻鈞講道,帝俊重新梳理了一邊本身功法,倒是很有助益,周天變得更加美滿了。
“大道汜兮,其可擺佈。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六合初開之前,有物混成,先六合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覺得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生靈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