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暗度陳倉[第1頁/共2頁]
“彆說內裡有1000億美金的寶藏,哪怕隻要300億,也是天大財產!再說你們的紫檀每年也出口幾千噸,我又不是不給錢,500噸有甚麼困難?”
這幾年海內文玩熱,小葉紫檀又是最熱點的種類,每年從印度入口幾千噸紫檀質料,讓印度當局看到了該木種的代價,加大了查禁力度,也刺激了更多印度人鋌而走險,參與到了私運的行列。
金幣報告著來源道:“賢人認出了毗濕奴神,哀告他變小點,到正凡人的3倍就行。毗濕奴神縮小後,奉告賢人,今後朝拜他必須顛末3道門:第一道門供奉濕婆神,第二道門通往毗濕奴神肚臍上的蓮花,第三道門前麵是毗濕奴神的腳,這隻腳能夠帶領信徒們走向神的救贖,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恰是遵循這道神諭製作而成。”
中國和尼泊爾交界處有一個樟木港口,疇昔較早的“先頭私運軍隊”將紫檀從印度運至尼泊爾,再由尼泊爾山區的邊民人扛肩背達到邊疆山頂。
另有通過緬甸進入中國,因為中緬之間有陸路交界,邊疆線又長,這條線路的紫檀私運量較大。從迪拜中轉,迪拜是自在貿易港,印度人將紫檀私運出去運到迪拜,中國人再從那邊接貨運回海內。
“神廟開初是瓦爾瑪王族的家廟,是以毗鄰瓦爾瑪舊王宮。神廟門前曾是一條年久失修的狹冷巷子,常常堆積著遠道而來朝聖的貧民。特拉凡科王國非常富有。傳聞歐洲的烹調技藝和餐食本來索然有趣,直到歐洲人發明瞭印度香料,他們的食品口味才得以改良。是以通往歐洲的香料貿易成為當時印度最贏利的買賣。”
好的紫檀在印度海內一公斤大抵是1000盧比到1600盧比,摺合群眾幣一公斤一百多塊錢,在中國均價一公斤五六百,這麼大的利潤空間導致很多中國人去印度私運,普通都是中轉香港再到海內。前兩年很很多走的是國際快遞,通過虛報品名,並且包裝也有貓膩。
“大量的鑽石、紅寶石和翡翠是國王出於愛好而花重金采辦,另有來自喀拉拉邦的販子向國王進貢的禮品。特拉凡科王國彷彿向來都不貧乏黃金。瓦爾瑪國王喜幸虧純金浴盆中沐浴,歡暢的時侯會把浴盆砸碎,把碎金塊分給婆羅門教徒。”
邊民每背一根紫檀上山可得400尼幣,合40元群眾幣。背至山頂後,因為尼泊爾山勢更高,紫檀得以通過架設好的鋼索滑落至中國,通過轉運至西藏日喀則,再由其他陸路運輸進入本地市場。
吳天緣看著派托卡有些丟臉的臉,淡笑道:“這個要求很過分嗎?此次寶藏的代價遠遠超越統統人的設想,顛末我的研討,固然最後兩個密室還需求一些時候。但C密室另有一條密道能夠出來,神不知鬼不覺。”
“傳說中是當年一名賢人向神禱告,希瞥見到佛祖一麵。神因而化身為一個奸刁的小男孩,吞下了用於拜祭的聖物。賢人活力地追逐男孩,男孩躲到了一棵大樹下。大樹倒下並變成一個龐大形狀的毗濕奴神。”
“加上瓦爾瑪本人是位虔誠的印度教徒,他的先人也都醉心於宗教教義,並構成了節約的餬口風俗,這使得大量的財產得以儲存在神廟中,傳播後代,而不像印度北部地區的一些王族,將財產華侈一空。”
吳天緣終究體味全數黑幕,也曉得最後密室的位置和開啟體例。不過他天然不能讓印度當局吃獨食,這麼大筆寶藏,本身能不撈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