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回到明朝做千戶 - 第117章 墾殖農場
翻页 夜间

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1頁/共3頁]

商屯自弘治中期戶部尚書葉淇變法後式微,販子撤離,邊地為墟,米石值銀五兩,一向到萬用時,才規複到現在的每石糧一兩多銀。

黃來福這個發起,極有可行性。想到口外那多量的耕地和草原,將來大把的糧食與牛羊,眾商賈們都是眼紅起來,以渠源銳為首,大師都是七嘴八舌,連聲會商。

眾商賈們都是聽得眉飛色舞,相互交頭接耳著,這麼多的地盤,如果開建議來,那他們就發了,至於本地多為荒地,這些年又乾渴少雨,不過這冇乾係,隻要學五寨堡各農場,在河邊之地大範圍興建水利,築壩開渠,完整能夠處理。以往他們最擔憂的是安然題目,現在有黃來福在,這個題目也不存在了。

黃來福切入正題,他命兩個仆人取來一張粗陋又龐大的輿圖,掛在廳的正中,那是後代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的輿圖,另有呼和浩特市淨水河縣的輿圖。那是依他電腦中後代兩地的衛星地丹青的,加上谘詢大明邊地去過這兩地的一些人,加以修改。輿圖粗了一些,不過也夠用了。

各個商賈們都是聽得聚精會神,黃來福大聲續道:“在偏關的西上麵,是黃浦川河一帶(準格爾旗明時的舊稱),此地更是有可耕之地達170餘萬畝,上好草場數百萬畝。原是虜人土昧部駐牧之地,不過經客歲那場戰後,想必他們不敢再來惹我們五寨堡去的人。”

黃來福道:“總之,餓死怯懦的,撐死膽小的,想要發財,一點險都不冒是不成能的。”

這些商賈們和黃來福打交道久了,都明白了黃來福的脾氣,總之,黃來福這小我,和彆的粗鄙軍漢不一樣,雖官越做越大,但為人辦事,說他是個奪目的販子不為過。

眾商賈們都是笑了起來,都說大人說話好風趣。

不過就算如此,對很多糧商來講,九邊還是一個極大的糧米市場,更不要說另有一個大明北方,幾千萬人丁的龐大市場。在眼下的大明,做糧商,決對是暴利之事,不過這也需求有糧源就是。

“據我所查,淨水河周遭,有可耕之地達60餘萬畝,另有上好草場一百餘萬畝,能夠畜養浩繁的牛羊等物。”

公元1592年3月23日。

黃來福也承諾他們,可覺得他們武裝屯丁,除了弓箭,火銃等大型兵器臨時有點難辦外,象一些刀槍等物,完整可覺得他們供應,平價發賣給他們。並且他們如果在本地修堡屯懇後,如果碰到甚麼騷憂,他老營堡的將士,必定隨叫隨到。

因為淨水河位於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交代地帶,黃土覆蓋較厚,又冬長夏短,酷寒枯燥,以是這裡,今後將以蒔植耐寒耐旱的蓧麥為主。彆的這裡另有天然草場128萬畝,能夠大搞畜牧農場。

彆的淨水河境內另有浩繁的礦產資本,特彆是煤、鐵礦等,特彆是煤的儲量為18億噸。彆的另有大量的石灰岩,鍺量達20多億噸,適合於露天開采,完整具有扶植大型水泥廠的前提。另有耐火黏土儲量達6億噸,質量良好。當然,這些礦產,目前對黃來福來講臨時用不上,有效的,隻是那些耕地。

“各位,事情就是如此,大師看看如何?”

在黃來福的籌算中,他決定今後在口外大搞墾殖農場,蒔植糧食兼事畜牧,他出武力庇護,而那些商賈們力主屯田運營,最後的收益大師按幾成幾分帳。如許,既能夠避開被彈劾挑起邊畔的傷害,又能夠獲得實在的屯田支出,可說是一舉兩得。當然,這隻是權宜之計,最好的體例,還是黃來福能有機遇藉口,光亮正大地兼併這些處所,由本身運營農場,特彆是包頭河套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