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巡撫的心思[第1頁/共4頁]
七百戶街這條街上,一貫熱烈,大江南北的貨色,都有在這裡出售,甚麼河南的棉花,山東的食鹽,江南的茶葉等,都有運來。不過這裡越來越多的,是五寨堡的貨色,從米麪糧油到布匹煤鐵,應有儘有。熙熙攘攘的,皆為五寨堡來的商賈。
看著他的背影,劉堂生冷哼道:“不識好歹的東西!”
呆了很久,楊方略才似回過神來似的,對故鄉人道:“田叔,你叮嚀下去,請劉堂生大人及張文保大人前來巡撫衙門一議!”
聽了張文保的話後,楊方略臉上閃過不悅的神情,劉堂生一把拉住他,道:“唉,張大人,這就是你的不是了,楊公一片樸拙之心,你也不能潑冷水不是?你啊,就是泰初板,此人啊,也不能整天忙於公事不是?”
很快,轎伕諳練地將八抬八簇肩輿明轎停在了巡撫衙門麵前,一名親將早己候在一旁,待肩輿停穩,立即伸手撩開轎門簾兒,大喊一聲:“大人出轎了。”
萬曆二十一年玄月二十六日,寧武關。
楊方略年過五十,邊幅清臒,三絡長鬚,小眼中不時透著一股子奪目之氣。他正從省會太原返來不久,作為提督雁門等關兼巡撫都禦史,他巡撫山西鎮百般事件,不過倒是居住在太原為多。寧武關這個處所,他一年中也逗留不了幾個月。
這動靜在寧武關引發顫動,鎮城內的茶館酒坊,這些天都是沸沸揚揚地鼓吹這件事。對於黃來福的到來,大家表情龐大,都是忐忑中帶著等候。不管如何說,黃來福財神,糧神的名號可不是白叫的,大家都但願,跟著黃來福的到時,本地的軍民們能過上五寨堡般的好日子。
劉堂生低笑道:“那又如何,冇有我們寧武關高低的答允,就算聖上寵嬖他,他也是寸步難行?總之到時老哥我就統統都聽楊公的,楊公說要如何辦,那就如何辦?”
黃來福挑動商賈們在塞外屯田,天然瞞不過宦海上的故意人,在寧武關,關於這個事情,早己傳得沸沸揚揚。眾將官們也是張望,最後見黃來福陣容越搞越大,朝廷也不發話,也紛繁行動起來,派家人到塞外檢察。歸正就算到時挑起邊畔,那也是黃來福的事。本身有錢不賺那是傻子。
唱了幾個小曲,酒也過了數巡,那樂娘要退下去,劉堂生趕緊賞了她二兩銀子,一雙眼睛隻是色迷迷的看著她。見他這個景象,楊方略淺笑道:“看來此女頗和堂生的脾胃,如果喜好,我就將她送於你了!”
寧武城東北邊的七百戶街是寧武關的核心,這條街負山臨逵,陣勢高爽,不說巡撫衙門、總兵府邸、監軍府邸都在這裡。在這條街上,更是商店星羅棋佈,向來是寧武關的繁華之地。
隻不過楊方略之前的背景是內閣首輔申時行,現在申時行己經垮台,黃來福又深受萬曆帝的寵嬖,如果黃來福真要硬來,倒是一件費事的事。懷著會會黃來福的心機,楊方略才從太原府趕回了寧武關,如果放在之前,他是不成能對一個武將如此姑息的。
“這五寨堡好大的勢頭!”
劉堂生也是對楊方略在內心中悄悄鄙夷,連他都對黃來福這個新任總兵不放在眼裡,楊方略身為一個巡撫,竟也會擔憂黃來福起來,真是丟儘了他們文官的臉麵。
跟著長長的呼喊聲,一個八抬八簇肩輿明轎沿街而來,轎前轎後,都是騎著高頭大馬,身著光鮮衣甲的親將標兵,個個傲氣實足。看那前麵的藍旗馬道,街上的商販百姓就曉得是巡撫楊大人的車轎,當下世人紛繁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