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回到明朝做千戶 - 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
翻页 夜间

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1頁/共5頁]

五寨堡軍中製止打賭,有違者峻厲重處。

除了這幾條軍紀軍規外,黃來福還規定,軍中峻厲製止爭毆。

黃來福喝道:“大聲點。”

眾旗軍都是大吼:“冇有!”

並且黃來福的話,還讓大家都省起了眼下是在軍隊中,不是在本身家裡的時候。現在本身是軍士了,將來是要拿著兵器去殺敵的。大家不由得都是站得更直了一些,本來的散慢之色,不自發地,都掃去了很多。

當黃旗揚起時,就是中,列隊的大家都要往中間看。在作戰時,若舉黃旗,就是中軍欲變動,各隊都要靜聽號令實施。

依戚繼光的練兵體例,練習分為幾個階段。

在戚繼光治軍之前,大明的各種旗號方位是用東南西北來表白,但此時的軍隊大多是文盲,不辯東西,誰曉得東南西北方位是甚麼?戚繼光治軍後,就改用了更加實際的前後襬布揚旗法,詳細是:

如果在行軍的時候,大家聽到喇叭一陣響,就是夥伕要開端做飯了。吹喇叭二陣響,大師就開端用飯了。喇叭三陣響,大師就開端安營了。

不過這第一階段倒是非常首要,乾係著今後軍隊的強弱,號令的同一。依戚繼光的練兵體例,他就非常正視旗號號令練習,他以為“號令、旗鼓皆治軍之要。古今名將用兵,未有無節製號令,不消金鼓旗幡而浪戰百勝者。”

凡是每個小旗中,有軍士逃竄的,全部小旗全數連坐,一半送監,一半保拿,革去月糧。一年不獲,本旗的小旗長從重捆打,發落為旗軍,準支半糧,一向抓到這個逃竄的人,才氣規複本來的月糧職務。

上麵的話是黃來福依造戚繼光練習戚家軍時的說話改編而來的,不消說,結果還是很好的。上麵的眾旗軍都是聽得一凜,千戶大人固然年青,傳聞本年還不到20歲,但自有一股嚴肅,大師參軍吃糧,不就是為了千戶大人賣力嗎?如果本身不儘力,那不是忘恩負義嗎?

黃來福點了點頭,道:“好個冇有,可大師想過冇有,這銀兩白麪是從哪來的?都是五寨堡軍民們辛辛苦苦掙來的。他們颳風下雨,每日都要勞作不休,掙來的銀子,儘管扶養你們。而你們每日袖手高坐,不需辛苦勞作,儘管舒舒暢服地拿月糧餉銀。養你們幾年,不過望你一二陣殺敵,如果你們還不肯辛苦練習,不肯奮勇殺敵,那養你何用?”

除了旗號外,戚家軍中另有各種號令金鼓。各種的號令樂器有:鎖呐、銅鑼、孛羅,步鼓,擂鼓,鳴金,鈸響等。

戚家軍的軍紀極嚴,戚繼光當年就說:“……兵是殺賊的東西,賊是殺百姓的東西,百姓們豈不是要你們的殺賊?設使你們果肯殺賊,守軍法,不擾害他,如何不阿諛你們?隻是你們到個處所,百姓不過怕賊搶擄,你們也曾搶擄。百姓怕賊焚燬,你們也曾折毀。百姓怕賊殺;你們若爭起也曾殺他,他這百姓如何不避,如何不關門鎖戶?且如客歲,我往台州,因是世人家兵難製,沿路百姓固也受害,兵們宿無處,炊無處,又被百姓告來拿著的,挨累官哨隊長打死了多少。如本年,我本身的兵,宿有程頭,火兵先定歇處,順次而入,起行依號,安營點步鼓,順次而行,顛末百姓們聞說到,殺豬牛,販酒米等候……”

小旗周大金一個激靈起來,對一屋的旗軍們喊道:“快起來,快起床,不然等下大師就要捱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