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李郭授首[第1頁/共2頁]
白馬、參狼兩羌舉兵於羌道。
李郭二人在武都大肆搏鬥漢人,又以氐報酬前鋒冒死打擊散關,散關幾次垂危,幸虧趙儼及時帶兩萬青壯進駐散關。
當夜,全部長安可謂殺得血流成河。
兩千西涼鐵騎對陣四五千羌胡,可謂摧枯拉朽般將其擊散。
諸人都感覺火候已到,當即應允關西士族所請。
張濟親率兩千鐵騎出陳倉古道,一戰滅竇肜主力,竇肜逃回河池,欲裹挾其父聚兵再戰張濟。
張濟想起之前的交戰光陰亦熱淚盈眶,揮散部下任郭汜拜彆。
就在荀彧焦頭爛額時關西名流韋康上書:仿黃巾時例,許各地士族構造私兵以抵當賊軍。
之前存亡與共的兄弟,現在疆場對戰,真是造化弄人。
李傕、郭汜麾下騎士多是羌人,雖有四五千騎,卻不得戰法。
一大早,長安宮城前頭顱滾滾,被荀彧強行調集起來的文武看到那滾滾頭顱不由渾身顫抖,名流韋端當場昏倒疇昔,楊儒、馬鵠等曉得逃不過一死,於宮城前痛罵劉備乃篡漢毛賊,乃不忠不孝不義的偽君子。
然楊阜率軍出臨洮、薑敘兄弟出西縣。
弘農楊氏家主楊彪自請下獄,衣帶詔中並無楊彪,荀彧不敢等閒措置,隻是讓其在家閉門思過。
建安元年八月,劉備與袁紹天然對峙與滹沱河,青州局勢仍然腐敗。
先前其三弟死於薑敘軍中,現在竇肜死於河池,其長兄在長安於惶惑不安中他殺,顯赫的竇氏氐王一月間便成為汗青。
吳子蘭、耿紀、韋晃、楊儒等紛繁呼應,調集數千私兵籌辦打擊宮城,俘獲宮城後再立劉備世子盜取三輔乃至雍涼、三晉、巴蜀。
而後絕命。
荀彧抄王子服、吳子蘭等人的家,抄出獻帝的衣帶詔,因而按圖所驥,第五休、李立等關西士族一一被關押下獄。
動靜很快傳到長安,殊不知荀彧早已安排伏貼,隴西太守天水楊阜進屯臨洮,漢陽太守張既奧妙率軍屯住天水冀縣,天水郡尉薑隱進屯天水西縣,梁冀屯隴關。
因而弘農楊家、皇甫家、段家、第五家等紛繁各自家屬名義招募青壯,可惜應者無幾。
動靜傳到長安,王子服等人不由彈冠相慶,因而遵循打算決定一旦兩羌攻破散關,便在長安發難。
武都郡治,河池竇府。
趙岐恩主為胡廣,蔡邕之師亦為胡廣。
可惜王子服等人想的挺好,他們一出府就碰到精銳的晉禁軍。
當即有禁軍將他們拿下。
楊阜兄弟六人皆被郭汜所殺,薑敘狼狽逃回西縣,其族弟薑囧死於亂軍中。
趙岐本來在劉備安定李郭之亂後對其希冀甚深,可自劉備稱王後便鬱鬱寡歡,臥病在床,此番關西士族被荀彧一網打儘,趙岐在受不了這刺激下一命嗚呼,享年九十歲。
翌日,竇肜於河池自主為氐王,舉兵三萬呼應。
十今後,長安城內一片煩躁。
李傕、郭汜聞聽張濟率軍來,因而坐鎮下辯,等張濟來攻。
荀彧忙調集荀攸、蔡邕、王智、李儒等人商討。
兩軍交兵於下辯,氐人與羌人在漢人督戰下死戰,隨後霍峻、費曜插手疆場,羌人垂垂不低。
李郭二人半路上碰到複殺來的楊阜,又是一場大戰,才得以逃脫。
又有河東悍賊張晟等在弘農等地反叛,弘農郡尉不能止,再次向荀彧請調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