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辭呈[第1頁/共2頁]
謝婉芝點頭道:“不錯。這便是為臣之道。”她淺笑著看著麵前的女子,“雲舒能夠參透此中真意,此後宦海沉浮,也會少點盤曲,不枉你我師徒一場。”
她寂靜地坐了一會,從桌案下翻出一張摺子:“雲舒,這是本官三個月前便寫好的辭呈。”她緩緩將奏摺翻開,悄悄讀道:“臣二十七年,秉公職守,兢兢業業,如履薄冰,如臨深淵。而本年齡漸高,眼暈耳背,頗不識人。剋日又纏綿病榻,恍忽歸期將至,更覺心繫故鄉。望吾皇慈悲,澤被百姓,允臣告老,回籍如此。”
謝婉芝道:“這份摺子,我若遞上去,定不會送到陛下的手上,大院君必然會起首恩準。”她一笑,“我若不主動解甲歸田,大院君也不會善罷甘休。或者向他投誠,或者死於非命,彆無他法。”她長歎一聲,將奏摺放到一邊,喃喃道,“但是,在我江南道的轄地,掘地三尺卻找不到皇宗子,本官又怎能放心拜彆?當年歐陽將軍對我有知遇之恩,謝婉芝萬死不能報其一。皇宗子是將軍留活著上獨一的骨肉,現在無端失落,本官就算身首異處,到泉下也無顏麵對歐陽將軍。”
她隻是微微點頭,並不稍作逗留,還是行色倉促,走過了幾道拱門,終究來到了府衙的一處偏院。此地恰是江南道司政史謝婉芝平常辦理公文的處所,侍立在院門口的小鬟上前施禮,隨後便引著她來到內堂。
謝婉芝道:“昔日鄭伯克段於鄢,今上便如同莊公,而大院君如同共叔段,至於劉太後,莫非不像是武薑乎?”她將煙桿燃燒,淡淡道,“多行不義必自斃,子臨時待之。劉氏一族,自武侯劉向天與□□結義於草澤間,臨危受命,功勞赫赫,曆經七世,光輝百年。隻可惜子孫不知進退,若劉太後能有其祖上文成肅天聖仁皇後劉心雨的半點襟懷,亦不會將武侯一族引至死途。”
葉雲舒將手中的文書遞上,神采非常焦灼:“恩師,這些都是朝廷下的調令。短短旬日以內,大院君已經將江南道上高低下十六位官員全數調離。恩師,這些官員無不是您的熟行下和舊係。明顯,大院君不敢等閒動您,以是先要掏空您的左膀右臂!”
葉雲舒憤然道:“劉南圖氣勢之盛天下共知,現在又私謀皇儲,窺測神器,置祖宗家法於不顧,是可忍孰不忍!”
葉雲舒道:“子不言父過,臣非論君非。雲舒不敢妄議天子,臣下所該做的,就是匡社稷、清君側!”
謝婉芝搓了搓手,葉雲舒熟知教員的癖好,馬上從桌案旁的抽屜裡取出一柄黃銅雕鏤的煙桿,遞給謝婉芝,又極敏捷地給她點上火,才恭敬地站在一旁。謝婉芝吸了幾口水柳煙,嫋嫋的煙霧升騰起來,很快整間屋子都滿盈著辛辣的菸草味。她的臉上暴露莫名的笑意:“雲舒感覺陛下在向太後和大院君讓步?或者,陛下果然驚駭他們?”
葉雲舒道:“恩師要見歸雁莊莊主沈眉,傳他來府衙便可。您是官,他是民,尊卑有彆,豈能亂了端方?”
她走回到案前,撿起那份告老懷鄉的奏摺,又細細看了一遍,道:“雲舒,京畿禦史右司承梁孟甫乃三朝老臣,為人樸重,我若罷官回籍,你可將拜帖投到他的門下。以你的資質,想必梁大人會提攜於你。隻是,三年以內,宮中必有大變,你在京中更要步步為營,不成鋒芒畢露。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