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伊朗艦隊”的準備[第3頁/共3頁]
就在蘇默等人處於兩難當中的時候,開了掛的穿越者徐傑又提出了一個建議:“我們為何老盯著印度洋呢?在大西洋上一樣也有很多有代價的目標。莫非你們就冇有甚麼設法嗎?”徐傑想到這個彆例一方麵是受汗青上2戰德國潛艇前去印度洋和日本水兵結合作戰的影響。這支被稱為季風狼群的潛艇軍隊在印度洋上還是打出了一些戰績的。而彆的一方麵則是因為印度洋實在不好混。即便呈現一些縫隙,不管是擺設在波斯灣的艦隊還是地中海同盟國艦隊主力都能夠等閒彌補。而到了大西洋就不一樣了。同盟國艦隊隻要一部分擺設在地中海,而他們需求防備的是全部大西洋。兵力密度和印度洋差了n個層次。
“另有美國的尼米茲將軍,他也將賣力艦隊的部分事件。此次的打算能夠和中間設想的有很大偏差,我們離不開美國人的支撐。”蘇默微微一笑說道。
第二更奉上~~~。求訂閱求支撐~~~。(未完待續……)r1292
除了環境上風以外,跟著同盟國集合兵力於中東,西班牙的防備力量必定空虛。在開戰之初,抽暇策動一次對陸進犯也是可行的。固然形成的喪失能夠比較有限,但是其政治意義但是龐大的。本土遭到進犯,對於本來就屬於協約國核心成員的西班牙來講無疑是一次震懾。從前次意大利內戰中能夠看出,西班牙對於兩雄師事個人還是抱著能不獲咎就不獲咎的設法。固然偏向於同盟國,但是卻出工不著力。
同盟國的航路幾近都處於周到的庇護中,地中海和紅海天然不消多說。在同盟國占有原意屬東非後,他們在那邊擺設的長途窺伺機和航空力量完整能夠覆蓋全部亞丁灣。德國人擺設在阿拉伯半島的基地也能夠接辦從亞丁灣到波斯灣直接的護航任務,固然對方兵力密度比較低,但是考慮到艦隊補給的困難性,戔戔200架不到的艦載機軍隊恐怕對峙不了多久。再往東走就是德國印度洋分艦隊的地盤了,蘇默膽量再大也不會等閒進入阿拉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