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打開“時光寶盒”(下)[第1頁/共2頁]
事件:摸清家底,但不急於一時
地點:崇明區長江口水域
碼放整齊的景德鎮窯瓷器。
事件:肯定“長江口二號”的年代
張瑄是巨大的,他初創了海上漕運,這是中國漕運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明天,我們也將見證汗青,我們的這一發明將為元朝上海港“東南名縣”的職位供應實證。
【6】
地點:崇明區長江口水域
時候:2016年4月20日
找到沉船的船舷後,我們將其定名為“長江口二號”。
【5】
之以是叫“沙船”,是因為這船的船身很大、佈局行腔、吃水又很淺,它在沙岸上停頓之時,不會等閒被破壞、顛覆。
時候:2016年5月18日
【4】
想想“南海一號”的發掘和團體打撈,我這老頭子,也該按捺按捺。要坐得住才行!
好好熬煉身材,我這幅身板,固然已經不能下水了,但見證汗青總還是能夠的嘛!
在汗青上,沙船之父張瑄的故裡在高橋。話說,元朝高橋人張瑄,設想出60條沙船,不但處理了漕糧海運的困難(史稱“南糧北調”工程),年運輸量可達300萬石。
以是,我們挑選雙管齊下。一方麵,我們采取了科技考古中最常利用的碳十四測年體例,為其供應年代數據。從船舷部分的測年景果來看,斷代應在清王朝。
實在,沉船的船體及船用屬具儲存狀況都還不錯。特彆是,沉船上的船貨極其豐富。能夠預感的是,這些船貨,能夠為中國近代經貿史、長江黃金水道航運史、近代海絲之路的研討,供應很多有代價的實證質料。
從船艙出來,我們又在船體和它的四周,發掘到了一些紫砂器、木質水桶殘件、越南產水煙罐等文物,以及桅杆、鐵錨、船材、棕纜繩、滑輪等修建質料。
【注】1987年,我國不測發明瞭甜睡南海海底840餘年的南宋沉船,將之定名為“南海一號”。它成了中國水下考古第一代人的起點,承載著他們的榮光與胡想。在實際天下中,它是天下範圍內第一艘被完整打撈出水的當代沉船,為複原海絲之路的汗青,供應了貴重的什物質料。稱得上是“斥地了中國水下考古的新紀元”。
氣候:晴
地點:崇明區,長江口水域
人家都花了二十年工夫呢!【注】
我敢說,僅憑這一點,我們這一年以來的辛苦,就獲得了龐大的回報。
在明天的研討會上,孫局長說:“以往打撈沉船都有偶爾性、被動性,或是船隻出事,或是搶救性打撈,而‘長江口二號’卻非常奇特。它的發明和打撈都是‘主動為之’,是上海在文物普查的主動性調查過程中發明的,這對此後我國大範圍的水下文物普查‘摸清家底’和水下遺產考古與庇護特彆有啟迪。”
從朽爛程度看,我感覺沙船的詳細年代距今並不久,但小我的判定,冇法代替科學的檢測,和什物的直接證明。
顛末測量,我們確認這艘沉船地點的水域水深 8至 10米,船體遺骸埋藏在 5.5米深的淤泥中,參與的長度約 38.1米、寬約 9.9米。
氣候:晴
勘察統計後,我們還探明,這艘沉船一共有31個艙室。因為水下成像的清楚度還不敷,我們暫未能看清其全貌,但猜測其為當代沙船。
那麼,我們如何測定,這沙船的詳細年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