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殿議[第1頁/共2頁]
李建成道:“父皇已調二分之一了,剩下也在籌了。”
李淵道:“這也是朕憂愁的,盧赤鬆,崔民乾答覆說,他們為了共同我軍伐趙,暗中拉攏河北士族,呼應者聊聊無幾,朕看這一次伐趙,不能討伐王世充那般摧枯拉朽,得四方州郡呼應了,如果一城一城的打下去,不知要到何年何月。”
長安,太極宮。
殿外侍衛,寺人滿滿鐺鐺地立在走廊上,大氣都不敢喘。
殿旁十幾株寒梅,院子裡溢著冷香。
李淵道:“你們有何體例說給朕聽?”
說到這裡,李世民走出殿外,穿上鞋履,從內侍手中拿過佩劍,這時候李建成,李元吉二人正一併到了。
李世民言道:“太子殿下,齊王謬讚了,世民當初得勝不過有些運道罷了,更不敢在太子麵前說本身精通兵略,此事由父皇和太子殿下裁定便可,世民就不必畫蛇添足了。”
李世民道:“還是父皇常日教誨,對兒臣多有好處,兒臣本日與眾臣商討隋之亡,實因君不能鑒,臣不能諫。趙國大臣魏征,有一句話說的極好,兒臣以為能夠引覺得鑒。他言民如水,君如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兒臣以為此言,可謂滿朝文武之鑒。”
李淵一見二人即焦心腸問道:“關中軍糧集結如何了?”
李建成李元吉對望了一眼。李建成道:“父皇,是這一次伐趙,我們手頭上的賦稅是不充盈,但兒臣與齊王,早商奉迎了應對的方略。”
李世民聽了道:“父皇,兒臣先行辭職。”
李建成又說了幾句,二人道了幾句家常,當下李世民拜彆。
李淵搖了點頭道:“此鬻爵之事,不過是杯水車薪。”
“如何說來?”
李元吉亦道:“是啊,秦王殿下能征慣戰,破薛舉,王世充,軍功赫赫,必然要給些定見啊。”
李世民侃侃道:“三代時善治其國之主,能愛養斯民之君,必立下簡易之法,使為上者能愛物而養下民,下民竭力以事其上,上足而下不困。以是該當量人力而授之田,量地之產而取,以供應朝廷,量其入而出,覺得朝廷的用度。是三者常相須以濟而不成失。”
“免禮。”李建成暖和地言道。
李世民道:“父皇,李重九整治河北這幾年,打壓本地士族,河北士族已是大不如前。依兒臣之見,將來若安定河北,恐怕民氣不易歸附。”
李建成點點頭道:“本來是這個成算。好個秦王,心機竟如此深沉。”
李淵笑著道:“你們兄弟悌睦,朕就放心了。”
李元吉道:“兒臣和太子商討過了,可將朝廷上一些寒微的爵位,賣於官方富戶,一從官方籌集賦稅。”
“父皇所說真乃至理名言。”
李世民先行避道在一旁施禮道:“世民拜見太子殿下,殿下千歲。”
想到這裡李建成重重一拂袖,當下與李元吉二人一併入殿。
李元吉道:“眼下秦王用心抽身事外,不插手這一次討趙之事,就是成心拋清。萬一我們得勝,他就冇有乾係,反而能夠在一旁指責,再順勢推舟讓父皇重新委任他為將,奪回軍權。”
一旁李元吉亦是拜下道:“元吉拜見秦王殿下,殿下千歲。”
李淵點點頭道:“世民,你任尚書令後,父皇對你很有士彆三日當刮目相待之感,持續儘力,不要令父皇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