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江山國色 - 第六百零九章 皇後的舉薦(第一更)
翻页 夜间

第六百零九章 皇後的舉薦(第一更)[第1頁/共3頁]

李重九拂袖而去後,眾官員都聚到魏征身邊道:“魏府君,你這是何必呢?莫非看不出此事是陛下早已是下了決計的。”

溫彥博作為中書令,普通轉述各地奏摺,碰到大事由百官決定。

李孝恭看向李靖道:“子不言父之過,又何況是陛下,此事不由秦王來擔負任務,莫非還由陛下來擔負任務,洛陽為李重九所據,使得我軍,冇法打通成皋道,連黃河下流也為李重九掌控,此真是倒黴。不說洛陽四周的回洛倉,就是我們這一次攻打蕭銑,也遭到趙軍的壓力。”

李重九聞言道:“如果不能全線疏浚,那麼我們能夠一段一段的疏浚,民役能夠先動員十萬人……”

這時魏征上前道:“陛下微臣覺得不成,本地武天子開永濟渠時,動用河北之民百萬,青壯不敷,婦孺來湊,退役者十者死四五,修此永濟渠後,民怨沸騰,故而楊玄感乘亂而起,楊玄感以後瓦崗寨等山東反王又接連造反,而眼下陛下要再疏浚永濟渠,所費民夫起碼四五十萬,而河北之地略定不過一二年,豪強未服,民氣不決,現在又是在農忙之時,這個時候如果征發民役疏浚永濟渠,依微臣之見,恐怕會激起民變。一旦激起民變,李冒昧厥乘機來攻打,結果不堪假想。”

李靖道:“以是我才建議陛下出一起人馬出關中,直取洛陽的,而這路人馬隻要秦王能批示,不然關中諸將,除了秦王能賽過李重九外,其彆人難。”

沿河數十萬百姓都因河而活,如果冇有永濟渠,百業殘落,了局更糟。

唯有魏征仍剛強切諫道:“隋末大亂,河北山東已是腐敗,百姓餬口痛苦,連飯也吃不飽,陛下莫非還健忘了,當初破黎陽城後,陛下宣佈三年免稅後,百姓夾道向你喝彩的場景嗎?”

楊娥皇看李重九神采不快,不知出了何故,因而站起家對拂袖道:“給陛下端一碗清火的湯來!”

溫彥博言道:“此事茲事體大,微臣雖身為中書令,但不敢尚決,懇請故而在朝議之時提出,請陛下來定奪。”

張玄素說完後退入臣班。

李重九當下道:“疏浚永濟渠乃是與民與國皆利的功德,我軍當初攻打永年城,動員了五萬民夫,過後這些民夫不但冇有牢騷,反而對我們戴德戴德,這是甚麼原因,乃是因為我們所給報酬恰當的原因,現在要修永濟渠也能夠采取此體例。”

李重九聽姬川這麼說道:“姬愛卿說的有事理。”

溫彥博持續道:“彆的河間郡郡守上奏說滏水本年也是乾枯,導致從滏水至三岔河口的水運艱钜,河北之物若冇法從三岔河口出海,那麼本年與新羅的貿易,恐會受影響。”

裴寂當下道:“陛下,但是疏浚永濟渠不但是五六萬民夫,起碼是要四五十萬,百姓也要籌劃維生,扶養家口,若讓他們停了生存,就算給錢為酬,又濟得遼甚麼事。何況方纔魏府君所言,河北又方纔經曆戰亂之苦,人丁殘落,實在冇有人力能夠來退役。”

李重九餘怒未消對楊娥皇道:“疏浚永濟渠之事,乃是朕即位後第一條國策,魏征竟然當堂犯顏切諫,一點顏麵也不留朕。”

李重九見楊娥皇不言,因而道:“娥皇,你如何不說話?”

溫彥博說完後,遞上三郡郡守的奏摺,李重九拿起奏摺掃了一眼,向溫彥博問道:“那麼中書省票擬是甚麼?朕如何冇有在奏摺上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