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皇後的舉薦(第一更)[第1頁/共3頁]
這時魏征上前道:“陛下微臣覺得不成,本地武天子開永濟渠時,動用河北之民百萬,青壯不敷,婦孺來湊,退役者十者死四五,修此永濟渠後,民怨沸騰,故而楊玄感乘亂而起,楊玄感以後瓦崗寨等山東反王又接連造反,而眼下陛下要再疏浚永濟渠,所費民夫起碼四五十萬,而河北之地略定不過一二年,豪強未服,民氣不決,現在又是在農忙之時,這個時候如果征發民役疏浚永濟渠,依微臣之見,恐怕會激起民變。一旦激起民變,李冒昧厥乘機來攻打,結果不堪假想。”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天下百姓苦戰亂已久,但百姓怕戰亂,更怕橫征暴斂,不然那河北山東起事造反,焉不知必死,但還是抖擻於阡陌,就是不堪暴斂。陛下若動員……”
“隻是為何?”李靖詰問道。
李孝恭看向李靖道:“子不言父之過,又何況是陛下,此事不由秦王來擔負任務,莫非還由陛下來擔負任務,洛陽為李重九所據,使得我軍,冇法打通成皋道,連黃河下流也為李重九掌控,此真是倒黴。不說洛陽四周的回洛倉,就是我們這一次攻打蕭銑,也遭到趙軍的壓力。”
李重九聞言道:“如果不能全線疏浚,那麼我們能夠一段一段的疏浚,民役能夠先動員十萬人……”
李孝恭看了一眼李靖,長歎道:“這不是淺近詭計,而是陽謀,陛下如何會看不出,隻是……”
李重九從永濟渠一起行來,當然曉得永濟渠在水運中闡揚甚麼樣的感化,若非永濟渠,李重九就不能滅劉黑闥,更冇有這一次調海軍攻陷洛陽的標緻一戰。並且永濟渠至洛陽這條水道,南來北往無數商船顛末,李重九見沿著永濟渠的都會如清河,大名都因永濟渠而繁華。
在場眾臣看到李重九神采刷地一下變了下來,皆是不敢再言,就是裴寂也退入班中。
李靖道:“以是我才建議陛下出一起人馬出關中,直取洛陽的,而這路人馬隻要秦王能批示,不然關中諸將,除了秦王能賽過李重九外,其彆人難。”
李靖聽李孝恭的話,當下重重頓足。
“陛下不成啊!”又是魏征慷慨陳詞。
“但是當初是秦王決意要攻洛陽,成果為陛下下旨令秦王班師的。”
李孝恭道:“李重九也是看出這一點,此事我連猜都不消猜,都曉得必定有趙王在背後推波助瀾。”
李靖道:“趙王此人鄙人也算體味一二,當初易水之戰,冒充與竇建德媾和,待援兵堆積後,再破約反擊;篡奪洛陽也是如此,背信棄義,滅了王世充;此人販子出身,疏忽信義乃是狡猾之輩,而這一次暗中攻訐秦王,也是他的誹謗之計,隻是如此淺近的誹謗之計,為何賢明如陛下卻看不出呢?”
李孝恭搖了點頭長歎道:“就是因為他是陛下,以是才視而不見啊。”
楊娥皇靠著李重九的胸膛道:“小九,國度大事,我一個婦道人家是不懂,不過我能夠保舉一小我,他說不定能幫你?”
眾官吏見此場景,皆是心驚,心底為魏征捏了一把汗。溫彥博當即上前道:“陛下,魏府君也是一片忠心,懇請陛上麵諒。”
溫彥博此言一出,眾臣都心驚,永濟渠不能用,對於趙國意味著甚麼,世人都是曉得的。
李重九點點頭問道:“那眾位愛卿的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