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開國四將(第一更)[第1頁/共2頁]
陳孝意答覆道:“微臣當年在雁門郡扼守以拒劉武周時,城中食儘,很多士卒因我剛強之念,凍餓而死。故而微臣為官後,一向拿俸祿佈施他們的親人。”
徐世績,王馬漢,尉遲恭,薛萬徹,李重九麾下趙軍府軍的四員大將。
李重九聽了霍然道:“本來如此,但這也是你的不是,你是尚書省長官,隻需向戶部發一紙公文,讓朝廷來養這些陣亡士卒的家眷呢?何必本身用俸祿來辦呢?”
笑話歸笑話,眾士卒都曉得王馬漢是李重九的發小,如同劉邦之樊噲,對李重九最是忠心不二。故而李重九將趙戎服備最精美的翊衛軍交給王馬漢,將戍衛京畿的重擔交給他。是以四人冊封郡公算得上實至名歸,被稱為建國四將也不為過。
李重九聽了對陳孝意寂然起敬,最後下了聖旨讓戶部來撫卹這些陣亡將士。現在陳孝意要致仕,李重九當然不肯,下詔賜陳孝意人蔘鹿茸之物,再派太醫醫治。
但李重九對於尉遲恭的信賴正視倒是不假,將太原一郡重擔拜托蘇素,尉遲恭二人鎮守。尉遲恭交戰疆場,也打了很多硬戰,但論威名之盛,在趙軍中卻不減色於徐世績。
說完陳孝意夫人掩麵而去。
陳孝意說到這裡,他夫人驀地痛哭,李重九問道:“夫報酬何悲切?”
徐世績身穿戎裝,麵龐肅但是沉寂,他本年還不過三十歲,但能征善戰之名,已是冠絕趙國。在易水之戰活捉竇建德,破劉黑闥時,共同李重九水軍,從趙國邊疆將戰線一起推動至永年城下。
陳孝意此人一貫樸重,辦事樸直不阿。有一次李重九去陳孝意府上,但見府內殘破,其夫人還是穿戴縫補綴補的衣服。
軍中士卒暗裡群情,趙軍首屈一指的名將,當首推徐世績,乃至論軍略也暗裡以為在李重九之上。畢竟徐世績出道以來,未逢一敗,而李重九卻吃過敗戰。
在尉遲恭之側的薛萬徹,神采威然,目光如同出鞘長劍,透著一股堅固不拔的氣勢來。論趙軍四大府軍中,武衛軍的士卒對於這位主將是又愛又恨。薛萬徹打戰最愛冒險,比方深切火兒慎草原大破契丹之戰中,孤軍深切數千裡。
李重九大為不滿問陳孝意:“吾趙國官員俸祿一貫不低,爾身為堂堂宰輔,如何夫人連件像樣的衣裳也冇有。這成何體統,傳出難道叫人笑話。”
“……封尚書左仆射陳孝意為天水郡公,世襲罔替,賜食田五十頃,其妻為郡君……”
但見他夫人哭道:“王上,愚婦與夫膝下獨一二子,但都在雁門保衛戰中而冇。”
“……封中書令溫彥博為馬邑郡公,世襲罔替,賜食田三十頃,其妻為郡君,宗子襲爵外,蔭次子挺為縣侯……”
薛萬徹在武衛軍的名聲也是越來越大,乃至超出了他父親薛世雄當年薛家將的名聲。很多河東將門後輩都投效薛萬徹,薛萬徹如此治軍,部下非常集合普通打起戰來不要命的瘋子。故而武衛軍戰力在趙軍士卒談及時都豎起大拇指,乃是能夠與徐世績屯衛軍並驅的強軍。
四大府軍將領中最末的王馬漢,望去粗暴豪放,滿臉下都是鬍渣。
陳孝意扼守雁門抵抗劉武周時,李淵尚是太原留守,當時李淵向突厥稱臣,對於雁門郡被劉武周攻打視若不見,反而截殺了陳孝意派至西京求援的信使。最後陳孝意據孤城抵抗劉武周半年之久,若非李重九剛好來攻劉武周,陳孝意大抵就要與城同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