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 陽山高闕[第1頁/共2頁]
郭孝恪道:“當然是都跑了,我雄師一到,頡利也是不敢直接迎戰,不然這敕勒川草原上,必然是突厥上好過冬草場!”
聽李重九這麼說,額托道:“陛下,頡利逃得真是夠快了,不過我看他不是不勇於我們一戰,而是要將我們雄師引入陰山當中,操縱陣勢再作以毀滅。”
薛萬徹當下道:“陛下放心,你有冇有聽過一句詩,莫道陰山險,天然辟石門,黃河折東處,秦漢戰運屯。”
郭孝恪當下將刀鞘指著遠處覆著白雪的山頭道:“這都不曉得,你麵前的就是陰山了!”
王實少年心性,那點痛苦早冇有了,非常地鎮靜道:“啊,我們終究打到陰山啊,但是為甚麼突厥人都冇見一個呢?”
而這歌聲婉轉也是傳到了大營以內。
李重九聽薛萬述這麼主張,當下點了點頭。這時突利言道:“陛下,度過陰山不止這一條路,從白道向北,也能夠通過陰山山口,抵至鐵山,並且路程要近很多!”
“敕勒川草原!”
虞世南也道:“當年秦皇逐匈奴後,就是命蒙恬在陽山,陰山以北修太長城。酈道元從魏天子北遊陰山,對於這裡的記錄是不會有錯的。”
李重九命英賀弗帶領三萬室得奚馬隊,與尉遲恭的一萬人馬會師,先攻陷襄城,打通向太原的通道。而李重九卻率主力雄師向西北進兵,直插白道,往陰山山腳而去。
薛萬述當下稟告道:“當然是陽山高闕,這裡雖是遠一些,但是路途遲緩,當年秦漢出征塞外都是沿此進軍的,並且陽山高闕,明顯要比陰山山口輕易通過。”
李重九笑了笑道:“朕倒是冇傳聞過,這是指得是陰山上的陰平小道嗎?”
在大洛泊誓師以後。
突利當下道:“頡利這是找死,他覺得我們不曉得天時嗎?陰山,陽山的山口,我突厥的懦夫從小閉著眼睛,就能走!”
有突利如許的帶路黨就是好,李重九心底暗讚,但麵上倒是道:“朕在中原時聽聞陰山艱險難渡,如果頡利要扼守關隘,朕看倒是不輕易攻打。”
王實聽到這個名字,不由悠然地唱了起來,敕勒川,陰山下,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王實睜著墮淚的眼睛,看了半天,才瞥見遠處的山巒,好似紅色的蘑菇,才方纔暴露一點來。
“不曉得。”
蒼穹上幾近白得透明,四野茫茫,草木已黃,這裡的草原上前幾日下過一場大雪,太陽一出來就將黃草都照白了,雪微微熔化,四野一片白光光的,直晃人眼睛。
比如李重九當前敕勒川草原上的山脈,就稱為陰山,也就是本日的大青山。而烏拉山為陽山,與陰山並行,是位於黃河支流烏加河以北,遵循以北為陽,以南為陰的說法,故而定名為陽山。
當下薛萬徹用木杖在羊皮輿圖上指,擺佈大將儘是圍著輿圖前聽薛萬述分辯。但聽薛萬述道:“陛下,你看這裡是就是河套,黃河折東處,指得就是河套上黃河折往東的處所,河套西麵是賀蘭山,河南是五原郡,而黃河折東而流之處,往東行兩百裡就是,就是陽山高闕。闕者兩山對峙,形如石門。”
李重九現在正與諸部大將商討攻打突厥之事。
陰山在當代有狹意和廣意之分,一種說法是,河套以北大漠以南諸山通稱作陰山,此是廣義。另有一種狹意,就是將位於北河東南岸的烏拉前山,稱為陽山。而將‘河南’的陰山,稱為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