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江山國色 - 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
翻页 夜间

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1頁/共3頁]

洛陽宮天津橋,位於皇宮的端門之前,高出於洛水之上。

聽馬周口氣這麼大,李重九笑了笑道:“既你是這麼說,朕就不問這些,就談聊天下古今曆朝興亡之失吧。”

李重九看向馬周,但見對方麵貌平平,衣衫簡樸,但氣度不凡不由心底暗讚。

除了高徐道外,另有從關中來的,叛出李唐退隱大趙的臣子,此人名叫戴胄,字玄胤,安陽人,當初為王世充部下,與王玄應一起守虎牢關。

彆離是當年梁國的中書侍郎岑文字與黃門侍郎劉洎,這二人都是蕭銑麾下乾吏,梁國的重臣,這一次蕭銑也將他們保舉給李重九,自是但願李重九能啟用他們。

這話算是彌補方纔馬周說的,先儉仆本身,再施恩德於百姓,特彆是國之興亡,唯在百姓苦樂,也算是總結曆朝曆代成敗得失,算是這個期間少有的見地。

馬周這一天在酒樓上獨飲,見李重九詔令一出,見洛陽士子趨之若鶩,不由心底感慨。唐軍圍城這幾日,趙國高低待洛陽百姓如何,他是親目睹得。馬周不免將李重九拿來對比,自古以來冇有哪個天子能夠如此善待百姓的。

以是當李重九看動手中官吏名冊上,這一係列後代如雷貫耳的名字時,不由生出天下豪傑儘入吾彀中之感,想當初本身在懷荒鎮時,冇有士族情願投效,入幽京時,河北士族不肯意跟班,現在到了本身攻陷洛陽,四周八方來投的士人,這前後的反差也實在太大了。R1152

大業元年天津橋建成後,一向是文官百官出入洛陽宮的必經之處,厥後李密攻打洛陽時,裴仁基曾放火燒去天津浮橋,橋毀後又重修。因為天津橋地處天街和皇宮端門的中軸線上,以是這裡也是洛陽較外繁華和熱烈之處,普通朝廷有甚麼新令要公佈,或者官員拉出斬首棄市,都在這裡。在大隋相稱於後代菜市口般的職位。

洛陽宮內,李重九看著洛陽士子投效的名冊,這上麵稀有百人之多,此中很多人的名字即便是後代本身也有聽聞過,如崔仁師安喜人,是自五姓七望當中博陵崔氏中安平房的年青豪傑。

除了提拔洛陽本地士子為官外,李重九也從幽京調來了很多人才。如出自渤海高氏的高季輔,此人乃是禮部尚書高徐道的族弟,被視作渤海高氏最傑出的後輩。因為高徐道頓時就要致仕了,以是向李重九大力保舉高季輔,讓他成為高家在朝廷上持續占有一席之地。

馬周持續道:“今天下喪亂,比大隋最盛時民力國力不及非常之一,陛下該當顧恤百姓,昔日唐堯住茅茨土階之屋,夏禹惡衣菲食,草民雖覺得如此之事,陛下可不必複行於本日,但漢文帝惜百金之費,停百姓露台之役,景帝因官府上斑斕的紅色綬帶,波折女工,特詔免除,以是文景之治,百姓能安樂。陛下出身寒微,必能顧恤百姓之苦。前朝貯洛口倉,而李密得之,東都積布帛,王世充據之,國之興亡不由積蓄多少,唯在百姓苦樂。”

彆的身在江南的蕭銑,也冇忘了表示一番,也向李重九保舉了兩名流才。

馬周假裝不介懷,一次卻令店家拿來一鬥八升的酒來,悠然獨飲而儘,店家驚奇於馬周非常的酒量,當下感覺此人不凡,今後今後再也不敢向馬周催要欠款。

“草民聞天下者以報酬本,必能使百姓安樂,陛下創建科舉之法,根絕門閥士族把持,又能從官方薦拔人才,這乃是無益於古今之舉。草民以為此可覺得萬世之法,科舉之製將士族豪門一視同仁,不鄙豪門,不厚士族,相互製衡,這纔是悠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