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1頁/共3頁]
以是連王薄本來要在武陽郡劫奪一番的,成果顧忌於趙軍主力到達,也是退過了黃河。
英賀弗的大將乞阿術,乃至率輕騎,攻破了李唐襄國郡的钜鹿城,直接殺入了武安郡境內。劉黑闥的大本營洺州北麵,已是呈現了室得奚部前鋒標兵的馬隊。
而在阿舅軍以後,則是數千勇猛彪悍的靺鞨馬隊橫卷而來,再以後則是設備精美的趙軍步兵,以及丁零部兵士。
如此之下,結果大好,趙軍連破七城,但在渤海郡郡治陽信城下碰了釘子。
大將趙全庭言道:“幸虧夏軍能在河北死守的重城,也隻剩下洺州一座。攻陷高陽城後,幽京與洺州的糧道即已打通,就算不通過永濟渠,由陸路也可源源不竭的到達。”
西路軍一共一萬五千人馬,大部分乃是靺鞨,丁零士卒,以及遼西郡的漢軍鄉兵,在篡奪渤海郡鹽山縣後,郭孝恪以突地稽為前鋒率軍南下。
李德逸在渤海,平原兩郡打了好幾年的遊擊,但自李蠻非命後,阿舅軍倒是每況愈下,四周小縣小城,能被拿下的都被拿下了,其他剩下都是大縣大城。阿舅軍卻又底子攻不下。以後聽聞趙軍來攻打夏軍,又見見趙軍兵勢浩大,李德逸當下主動率數萬草寇主動降伏。
坐鎮黎陽城的李重九,聞之郭孝恪東路軍停頓神速,已至臨清,派出突地稽來援的動靜。同時薛萬徹,羅士信從淇水旁傳來動靜,他們在永濟渠岸邊擊破了李神通的運糧船隊,並焚燬唐軍糧船十幾餘艘。
高雅賢說到這裡,雙目狼藉,蘇定方連聲喊道:“寄父!寄父!”
占有平原郡草寇李德逸,本來乃是劉霸道舊部,劉霸道當初在平原起事,部下聚眾十數萬,號阿舅軍,占有豆子航,也是義兵中的一起諸侯。劉蠻非命後,李德逸持續統帥其部,仍號阿舅軍。
城上的守軍瞥見如同亂民般的阿舅軍,本就是不屑一顧,但見到火線遠遠壓陣趙甲士馬,倒是不敢怠慢。
草寇和正規軍合流,實屬罕見,但趙軍有赫赫擅戰之名,而阿舅軍又是地頭蛇,兩邊聯手渤海郡各城如何能抵抗。如此之下,渤海各城官吏,守兵紛繁投降。
高雅賢言道:“休要作我最討厭的後代之態,大丈夫要惜有效之身,做一番功業。你還年青,不消陪著我這老頭子一起,趙王雖出身寒微,但倒是個明主,不要孤負寄父對你的希冀。”
這回清河郡其他各縣,連趙軍旗號也不要等了,本還在張望的各縣守將自發主動的投降,清河郡竟也大抵安定。
但跟著郭孝恪雄師到達臨清,突地稽的靺鞨馬隊再有兩三日,即聲援黎陽城,而草原番騎再過數日,也可到達洺州,而徐世績,尉遲恭的趙軍府軍旬日以內,也可到達洺州,當初張玄素製定的分進合擊的戰略,根基已是達成。
眼下趙軍的戰局是李重九的三萬雄師孤軍深切,在尉遲恭的西路軍在信都受挫於劉黑闥火,返回河間與徐世績會師,徐世績的中路軍在高陽城,還是血戰不克,反而是郭孝恪作為一起偏軍,疾進五百裡,破城十九座,率先攻入清河郡。
李重九號令一下後,當下留下薛萬述坐鎮黎陽。
有了陽信的例子,當下河北各縣皆是臣服於郭孝恪的yin威之下。很多城池守軍,在阿舅軍的大旗未至之時,便是早早全城投降。郭孝恪,李德逸率軍幾近兵不血刃,一起鼓而南行,連破渤海,平原二郡,如入無人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