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1頁/共3頁]
為了修建這條永濟渠,百姓骸骨壘壘,而永濟渠成後,閻毗(注一)也未給百姓任何酬謝,當時百姓服民役乃是天經地義之時,大隋律法規定百姓每年都要服二旬日之役,百姓退役時乃至還要自帶糧食。
李重九從洺州各縣征調的五萬餘民役,被驅至永年城下。亂世當中,被征調為軍役,乃是九死平生,洺州百姓聽聞征調,都不肯意前去。
徐世績手指著永年城城頭言道:“王上你看。這永年城身處於大澤當中,幾近能夠稱得上是一座水城,這城池四周都是萬畝凹地和一望無邊的蘆葦,如許的地形非常倒黴於我軍馬隊打擊於城下。”
淩敬言道:“大將軍存候心,都安插好了,城內現在有兩萬餘士卒,以及近兩萬夏軍士卒,夏國官吏的家眷,這都是我們本身人,在趙軍合圍前,我們特地斷根了統統無關人等趕出城外,以根絕任何趙軍細作。”
徐世績以及趙軍眾將,伴隨李重九觀察永年周邊的地形後。如此向李重九稟告。
“劉黑闥除了加固城門防備外。又在四角修建了四座角樓,城垣之上有二十六座鋪舍,作為掩兵之所。本年春季。劉黑闥又動員兩萬民役,引滏陽河入城周。將圍城的護城河挖深。彆的在城樓上,還安插有拋石機。八牛弩。”
淩敬言道:“歸正大將軍,也不想分開永年城,眼下戰局大抵如此,突厥猛攻趙軍邊塞,趙軍圍攻永年城,現在就看兩家誰支撐更久一些。”
趙軍當下儘發洺州各縣十五歲以上五十歲以下成丁為役,驅至永年城。
劉黑闥聽了言道:“就統統依你說的行事。”
路上番騎持戈巡弋,就算再聰明之人也是不敢流亡,但來到趙軍大營後,見到是倒是彆的一幕。
次日,恰是秋風肅殺的氣候。
說到這裡,劉黑闥頓了頓言道:“我看城東這裡陣勢較低矮,趙軍很能夠挑選這裡破城,需加強此地防衛。”
淩敬當真向劉黑闥稟告言道:“眼下趙軍已是合圍我永年城,四周佈陣於二十裡外,聽洺水淪亡前最後傳出來的動靜,李重九命四將,彆離屯於黎陽,邯鄲,武安,大名四城,此作為第二重包抄。”
六萬趙軍將士,從將領至士卒,望著火線一片窪澤當中的永年城,各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等候這攻陷河北的終究之戰。
在攻陷了永年城核心的邯鄲,武安,洺水以後,李重九雄師從四周向永年合圍,將其永年城四周塢堡,戍堡一一肅除。分進合擊的計謀到了最後一步,李重九與徐世績,額托,尉遲恭,薛萬均,烏古乃各路人馬在城下會師。
蘇定方沉默不語,望向永年城不說話。
“彆的城內糧倉,武庫,另有九坊坊門也要著人看緊,如此可絕內患。”
百姓們皆是不敢置信,那押送的趙軍夥長又言道:“瞧,你們這點出息,今後隻要好好乾,每天都有這麼好的吃食,我們趙王愛民如子,視天下為一家,不但是趙人,河北百姓都是一視同仁。你們不要軍令,每服完旬日軍役,便能夠得一鬥米,乾完三旬日,包管你們老婆孩子一家子這個月的吃食都不愁了。他孃的,老子乃是府軍上兵,一個月也才兩鬥米的兵餉,便宜了你們這些農家漢了。”
趙軍眾將聽了麵露凝重之色,李重九問向降將程名振,蘇定方道:“以你們所知,永年城可有馬腳可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