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背道[第1頁/共2頁]
見了嶽丈,楊義府恭恭敬敬地上前相迎,行了一禮,複才喚道:“大人。”
但是範堯臣卻不是旁人。
也無旁人在,範家便不講究甚麼,一家人一起坐著吃了一頓飯。
翁婿兩個坐得下來,比及小廝上了茶水,複又退了下去,楊義府才道:“前幾日小婿同張翰林將韻書重審了一回,不知怎的,他倒是俄然提起一事,說是太後欲請大人主持黃河、汴渠清淤,問我知也不知……”他頓了一頓,才把後半句說了出來,道:“小婿實在未曾傳聞,便照實答了,回家一想,倒是感覺有些奇特――不知外頭為何會傳出來如許的動靜?”
“也冇留意賣魚的是不是一撥人……”
但是見得如許一張臉,再想到其人品德才調,範堯臣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隻要能在這個位子上做得潔淨清爽,過完這一任,範堯臣便有掌控以此為憑,將楊義府轉去協管鹽鐵。
“闤闠上頭也冇人多說甚麼,不是天家才即位?旁人都說這是真鯉魚學著跳龍門,乃是吉兆……”
“隻到底當時無人帶著,雖有幕僚,卻不能言傳身教,小婿便同真娘提及此事,不想被她笑話了半晌,說我‘有眼不識泰山’,空有寶山卻不自知,有大人就在麵前,卻不曉得好生跟學。”
楊義府多麼短長的眼睛,恰是靠這個用飯,如何會看不出來,見得火候差未幾了,便謹慎問道:“不知大人此時有無一二餘暇?”
本日讓楊義府進了書房的門,範堯臣心中實在已經做了讓步。
又道:“小婿先前隻是聽著,回到家中,偶爾憶起,倒是感覺何嘗冇有事理……現在大人既是主持清淤修渠,總有要用人的時候,旁人雖說也要用,可如果能有本身人在一旁守著,少不得事半功倍幾分。”
若說剛開端時是為表象所迷,現在數年疇昔,他如何會還看不出本身這個半子是個甚麼德行。
楊義府笑了笑,道:“也無旁的事情,隻是提起那清淤通渠之事,張翰林勸了小婿好久,說清淤通渠乃是大事,少不得要很多人才,都說舉賢不避親,既是有此番境遇,為何不在大人部下一同窗一學,去做那利國利民之事,好過日日埋在書裡頭核韻――年紀悄悄的,實在蹉跎!”
來都來了,總不能讓人餓著肚子走罷?
楊義府笑道:“昨日過來,嶽母說惦記取家中阿誰小的,小婿便叫真娘本日抱了過來,此時是來接她們。”
他也不喝茶了,隻把手中茶盞放回了桌上,空出的一雙手放在膝蓋上交握著,看著倒有幾分誠心與嚴峻,道:“小婿疇前曆事未幾,又兼年青,偶然免不得便會做出些錯事來……當時倒是不知,現在回想,非常悔怨。”
太醫局所管甚廣,不但要管天下間的惠民局、施藥局、和劑局、安濟坊、安樂廬等等,還要幫手佈施疫情、大災,如何才氣將有限的熟藥,按需分下去,使得各有所得,各滿所需,不華侈,卻也不嚴峻,並不是一樁輕易的事情。
範薑氏看得悄悄點頭,便是範堯臣見了,也隻能心中暗歎,不好再說甚麼。
範薑氏聽得這話,頓時轉頭看了丈夫一眼。
到底是半子,顧著女兒同孫女,範堯臣隻好“嗯”了一聲,道:“秀府來了。”
“小婿便想著,既是如此,倒不如趁著嶽父現在主持清淤通渠一事,便跟在一旁當真向學,比及此事辦好了,雖即便隻能得知一二,卻也不白費這一番勞苦,為國為民,當是正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