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查庫[第1頁/共3頁]
莫要看這八九文的差價小,可如果把總數放大,便是一個極可駭的差額。
府庫還罷了,雍丘縣雖是個大縣,裡頭東西也不算太多,隻是此地的常平倉本就是四周幾個大倉堆積在一起,占地極大,才把門推開,裡頭就有一股糧穀堆放久了的陳腐黴味。
與其他處所分歧,雍丘縣固然是京畿所轄,可在銅錢代價貴賤上,卻與四周縣鎮並不不異,不但如此,即便是與都城比擬起來,那銅錢還是要貴上幾分。
雍丘縣並不是一個封閉、偏僻的處所,固然商貿並不繁華,可它乃是京畿所屬,水路能同南,陸路能通北,莫說與鄰近縣鎮隻要一兩日的路程,便是去得都城,如果快馬加鞭,一人三騎沿途換馬,早上解纜,晚間便能到得。既如此,申明此處不管商貨、銀錢暢通都不難,為何還會使得銅錢代價變動如許大?
她見季清菱年紀輕,說話也客氣,問的也不是甚麼要緊的事,答起來便也冇甚麼遮攔的。
顧延章把啟事說了,又道:“倒是說得通,也是正理。”
世人一起往前走,一起見得兩邊都是高高的穀堆,幾近要頂到半空當中,上頭用油紙蓋著,如同一座座的小山普通,抬眼望去,一望無邊。
隻是要看看到底題目有多大罷了。
本來晚間季清菱安排擠去探聽的幾個小廝都回得來,自把探聽到的東西返來講了。
都是做慣的事情,顧延章又早早叫人送得公文過來,叫縣衙裡頭籌辦,此時照著票據查點起來,過得三四日,便把該抽查的抽查潔淨了。
季清菱聽得獵奇,問道:“為甚月初起就來往販子絡繹不斷?莫非是甚麼日子不成?”
不管賬目做得再潔淨,隻如果動過手腳的東西,便必然能發明此中題目。
到得晚間,比及顧延章返來,少不得先同她說了一回白白天見聞,言語間對陳篤才頗多讚譽,道:“翻看疇前案子,縣中極少有判錯的,幾個龐大的案子也判得奇妙,看他農桑、戶口、賦稅也都做得好,是個有才調的,如果府庫、常平倉裡頭不出甚麼弊端,大考評其中上並不難,如果有甚麼優才之處,得個上等,也一定不可。”
向來供不該求,代價便要上漲,本地銅錢不敷,天然代價高,一兩銀子能兌換的銅錢少。
顧延章聽得她在此處罰析,俄然問道:“但是能探聽出來年初縣中出了甚麼大事?”
季清菱讓人去問得瞭然這幾年銅錢的代價,疇前皆與都城相差並未幾,但是到得本年,倒是非常奇特,先是才過了上元節冇多久,縣中的銅錢代價便跌了,當時都城一兩銀子能換八百四十二文,在這雍丘縣中,足能換得八百五十文。
季清菱把本身的疑問說了,複又道:“另有一樁,便是此處來往人數實在有些奇特,眼下既不是甚麼大骨氣,也不是甚麼正日子,竟是來瞭如許多商賈,也冇有甚麼買賣做,隻在此處住下,過兩日又不聲不響地走――雖說他們隻說路過此地,可這行事,如何看都不太合道理。”
但是雍丘縣卻並不是一個商貿富強的大縣,近十年來,商賈來往最頻繁的時候便是春季裡頭來收糧。
按著那婦人方纔說法,雍丘縣並無其他物產,此時還未秋收,便是要來收糧,也不至於到得如許早。
常平倉的存儲是稀有的,本地人固然不清楚裡頭數量,可提刑司中倒是能查到,顧延章特來查點縣鎮當中的各項政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是將各處宗卷的謄抄本帶在身邊,季清菱特找出來對了,常平倉封倉的時候,剛好與雍丘縣銅錢代價直直下跌的時候相差彷彿,並不隔著太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