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 印信[第1頁/共2頁]
對方不過十歲出頭,才入得孫府不過幾個月,勉強學了點端方,卻也不如何上得了檯麵,行事也不謹慎,聽得張嬸子問話,半分不曉得諱飾,問甚麼,就老誠懇實答甚麼。
門口到陳慧娘院中並不遠,走了盞茶工夫,兩人便到得地頭。
張嬸子便道:“你堂叔叔說了,叫你想體例再弄一張蓋了孫參政的印信的紙來,再要一張拜帖,常日裡頭他寫的字,也儘弄得三五張出來。”
――怕是那陳慧娘入得孫家,自生下了這一個孫八郎,早把孫寧那糟老頭攥到了手內心。
說完這話,她隻等了等,後門便從裡頭翻開了,一名隻二十出頭的門房把她讓了出來,麵上倒是透著幾分親熱,笑道:“好久不見,倒是張嬸子來了?天都黑了,怎的不白日過來?”
陳慧娘聽得對方口氣,心中略有些不舒暢,隻杜口不答,想著究竟是個熟諳長輩,又是店主派來的,不好怠慢,便把麵前擺著的茶盞推了疇昔,跟著問道:“嬸孃半夜過來,是有甚麼急事不成?”
兩人熟稔地聊了一會天,未幾時,一名小丫頭便從後院裡頭走得出來,她扶著門便探了個頭出去,見了張嬸子,口中同那門房號召一聲,道:“慧娘子叫我來接嬸子。”
門房並不料外,笑嘻嘻地又同張嬸子說了幾句閒話,將二人送出去好一段路,這才才返得回房,縮一旁的硬板床上,將頭靠著門的位子又躺了下去。
那婦人悄悄敲了拍門,過了好一會,纔有人隔著門應道:“誰在外頭。”
她小聲報了姓名,複又道:“是馬行街上的,本來同府上慧娘子說好了,徹夜趕著給送藥過來。”
她又說了幾句話,這纔想到甚麼似的,又對著殘剩的另一名婢女道:“好似我聽得小少爺在哭,去看看甚麼回事。”
兩家之間不過數裡路程,浚儀橋街雖是在內城中間,間隔禦街隻隔了幾片房舍,可這一處住著的不是高官,就是大富之家,是以並冇有多少走街串巷的貨郎,便是沿街鋪麵也冇有幾處,那婦人提著燈籠,伴著月色,快步行了一陣,未幾久便到了孫府的後門外。
“小少爺早晨吃奶還吐不吐?好似說換了一個奶孃,這一陣子已是不吐了,另有慧娘子她娘也在一旁看著,養得甚是都雅……”
他思來想去,站起家來,特喚來一名中年仆婦,細細叮囑了半日,半晌以後,對方趁著夜色,快步出了李家,往不遠處的孫府而去。
自家不過一個商賈,雖說有些繁華,可想要伸手進提刑司裡頭,還冇有那樣大的本事,幸而雍丘縣中常平倉裡沾著那一名。
而那祥符縣中被杜檀之特彆找出來的宗卷……
張嬸子看了她頭上的簪子一眼,笑道:“這老頭子倒是個風雅的。”
陳慧娘笑著接過,酬酢了幾句,轉頭分撥屋中服侍的小丫頭道:“方纔我叫人去廚房做綠豆百合湯,你去瞧瞧,怎的現在還不見返來。”
一問一答之間,那張嬸子已是把這參知政事孫卞的老爹孫寧家中後院景象拚出了個三四分。
不過三兩個月不見,那陳慧娘整小我都變了個樣,身上穿的衣衫乃是蜀錦裁做,頭髮梳了一個流雲髻,上頭簪了一支銀釵,釵頭上的珍珠大小同光芒極好。她麵色紅潤,整小我從裡到外透著一股子舒舒暢服的味道,一看就是日子過得稱心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