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責怪[第1頁/共2頁]
任務不能隻擔在本身身上,必須分出去,尋來尋去,也隻要這姓顧的新進最好欺負了。
“做親民官的在外頭辛苦,範卿本該寬待些,現在還說這話,實在有些過了。”
其他摺子,都是由銀台司分類發往政事堂、樞密院,如果不是標註了加急的,壓上幾日,實在也普通的很。
“贛州乃是上縣,慣來都是江南西路糧倉地點,上年還緩繳了歲糧,請陛下細觀其去歲初冬之時上呈之折,又有哪一份是在請撥銀糧?”
趙芮當真回想了一遍,當真好似冇有。
他一麵說,一麵望向了身邊自家特地叮囑小黃門搬過來的屏風,看著上頭那一幅營輿圖,滿口誇獎隧道:“顧延章有治政之才,若不是他一力承擔,現在江南西路還不曉得亂成甚麼模樣!你看他在贛州,判疑案、得白蠟、撫流民、修暗渠,這哪一樁,哪一件不是大功?現在朝中未能封賞便罷,範卿作為宰執,怎能因這一二小事隨便臧否新臣,朕還罷了,如果叫旁人聽到了,少不得要作為曲解!”
大晉邊境廣漠,政事繁多,外州外縣的公文遞上來,走馬遞或是急腳遞,便是告急要事,普通隻要軍情或是特彆要緊的大事,纔會用這兩種通報體例,一入京,便會直接送到天子案頭。
他笑嗬嗬隧道:“誰成想那小子如許能折騰,連一年都不肯意等,這便給朕帶瞭如許多的欣喜!”
他頓一頓,又道:“贛州未發馬遞,也未焦炙腳遞,更是未有標註加急,臣一時未能批奏,確是臣之錯誤。”
範堯臣越說越是振振有詞,隻道:“請陛下思之,吉州、撫州至贛州,沿途有衡州、郴州、韶州、浛縣、盂縣、孟縣,大大小小二十餘處州縣,此時歸去翻這些個地界上呈之折,又有哪一個不在說本身在不時籌辦撫賑流民?”
但是這一回,慣來不如何計算的趙芮卻皺起了眉,道:“這又與顧延章何乾,他按舊例上折,並無半點錯處,若不是滑縣這好久大雨,頭一回的摺子早送入了朝中。”
聽到這裡,趙芮的麵色已經和緩了起來。
比來事情實在是很多,便是放多了幾日,先去措置那些個標了告急的要事,也不能怪範堯臣。
“贛州自建流民營在前,請撫數萬流民在後,卻俱是‘有備無患’,隻說過那營地當中‘可納流民五萬餘’,從未說過這流民數萬,便當一向在贛州不走了。”
說到此處,範堯臣又拿起了那幾本才被拆開仗漆的摺子,道:“此數折中,半月一報,將贛州撫民環境一一呈往朝中,按著最久一折,已是有兩月不足,可俱是七八日前才抵京,現在朝中諸事繁忙,襄州又才地動,川蜀民變,交趾又叩邊,不消臣說,陛下也是儘知。”
人又不在此處,又不能辯白,還不是隨本身如何說。
範堯臣已是又道:“撫州、吉州兩地哀鴻東去出亡,以凡人之所思,沿途州縣佈施乃是常例,必是要落定於建州、漳州、寧波等處,臣數月以來,已是著諸州一應策劃,好生安撫流民。”
說到此處,趙芮又取了放在桌旁的那一本冊子,著鄭萊拿去給範堯臣,感慨萬千隧道:“所謂‘太上立德,其次建功,再次立言’,上回拿到那顧延章所做之轉運章程,已是感覺此人才調卓著,此回得見了這一份流民撫濟之法,更加放心!舊人好,新人一樣不差,朕便不消擔憂將來朝中青黃不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