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嬌術 - 番外 進學(十)
翻页 夜间

番外 進學(十)[第1頁/共2頁]

因事不關己,特彆有了江鏞的對比,叫他們更加輕鬆起來。

被留在公廳裡頭的禦史們儘力憋著笑,就此群情起來。

刑部領了皇命,考覈以後,發明那主理此事的知都水監事沈存複貪墨了朝廷分撥的賦稅,虛增用度,減少兵卒,又摒棄本來規程,催促日夜行事,導致打淩兵士凍餒不已。

一時大家點頭,連聲擁戴。

“唉,原還傳聞這一名家中世代都有人在仕進,按該當非常曉得禮節纔是,怎的會如此進退失度――好歹也是台諫官,這般失禮,叫旁人看了,如何得了!實在不成體統!”

虞先生這一廂話纔出口,正頓住,忽聽得外頭一陣悄悄的拍門聲。

那先生姓虞,乃是一名傳授,夙來非常嚴厲,此時因提到大禹治水,自但是然就扯到了剋日產生的事情。

――比起其他人的,韓若海這一篇的立意都分歧,憑白高出幾分來,而所提之法固然猶有些簡樸,卻很有見地。

另有人幸災樂禍地答道:“怕是追不及了罷……他不是說,親眼看著‘本日的摺子已是遞進宮中了’?”

他的文章寫得並不長,不過千餘言,未幾時便讀完了。

大師大半是新入禦史台,同僚中不乏王謝以後,可如同江鏞那般眼睛長在頭頂的,還要表示出來的,實在是獨一份,已是犯了公憤而不自知。

能進得太學的學子,到底不是吃乾飯的,天然辯白得出此中長處,再兼拿來與本身的一比,更是高低立現。

這事情當時鬨過一陣,給人壓了下來,到得今時不知為何又讓人挖了出來,特還列出積年因打淩而死傷的人數,引得天子大怒。

沈存複本來乃是都水監中的一名技術官,因曉得水利之事,在導洛通汴上頭立了大功,自此平步青雲,甚得重用,見是他鬨出這事,朝野大嘩。

――前門未關,外頭竟是站得一個小少年郎,恰是先前被叫走的顧簡思返來了。

太學高低歡娛一片,幾近大家頌稱太後賢德、天子聖明,哪怕到了先生講課的時候,各個學齋裡頭還是有些喧華。

打淩兵士從京畿各地廂軍中抽調,由都水監統管,預有賦稅,但是不知為何,還是比年饑凍,死傷人數極多,除此以外,常常還不能得力。

已經送進宮的摺子,如何另有追返來的能夠?

想要笑的,天然不但僅是禦史台罷了。

也有人小聲問道:“隻這究竟是怎的了?這事情先前還無聲無息的,遞出來那很多摺子留中不發,外頭也一點聲響都未曾聽到,又是太後孃家,明顯是要將事情蓋下來的兆頭,這纔多久,偏似轉了個大身似的……”

太學喚作“無官禦史台”並非虛言,先生們講課,哪怕是講說經義,也常常連絡實事,讓門生試而析之,至於帶人外出采風、看望,更是不計其數。

本來前一陣子朝中出了一樁大事,倒是有人彈劾知都水監事沈存複,說他以機謀私、剛愎自用,行事刻厲如此。

先生便趁著機遇,叫門生就此事做一文章,不拘不限,任由闡揚。

一乾人等群情紛繁,各抒己見,那個也壓服不了誰。

不知是誰起的頭,堂中的門生們都紛繁鼓起掌來。

自導洛通汴以後,固然汴渠是以得以整年通航,可枯水季候常常水淺,遇得夏季,更是易凍,為此朝中特設了“打淩兵士”,顧名思義,是用來抽打冰淩,確保水道通暢無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