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1頁/共3頁]
“大哥有何籌算,我們全聽你的。”王三趕緊問道。
華安點了點頭,輕鬆道:“你說的對,大哥就是這麼想的,不過,就怕敵軍在成皋渡口也安插重兵戍守啊!如果如此,我親衛軍就不能偷渡黃河了。”
華安輕聲道:“這個,你就不消擔憂了,燕國之以是心甘甘心的臣服大晉,為的便是與大晉一同夾攻趙國,趙國亡國以後,便是夾攻冉閔,而一旦冉閔也敗亡,燕國與我大晉便成了鄰國,為了拓展國土,燕國必然叛變大晉,並與代國一起與我大晉為敵,到時候,燕代兩國一旦先脫手,我們就有了充足的出兵來由了。”
華安指著大帳中的輿圖,正色道:“這裡是孟津渡口,這裡是敖倉渡口,我軍可兩路反擊,讓諸葛雄帶領一萬無當飛軍、三萬後備軍團從敖倉渡口,向對岸的曹伏兵團建議打擊,而讓鄧羌帶領三萬關中精銳和兩萬後備軍團,在孟津渡口打擊對岸的張進兵團,而我親衛軍一萬兵馬,則前去成皋關四周待命,隨時籌辦在成皋關登船,從成皋關方向偷偷渡河,並對敵軍沿河安插的雄師建議打擊。
“大哥,如果如此,河北之地豈不全屬燕國了。”王三驚奇道。
實在,華安是曉得的,大晉朝廷是建立活著族的根本之上,皇族並無太大的權力,而本技藝裡握有多量的軍隊和充足的統領地盤,氣力已經靠近大晉近半的氣力了,就算本身方命不尊,朝廷也不會定罪,畢竟,大晉偏安江南以來,已經持續經曆了王敦、蘇峻之亂,為了朝廷的穩定,必然不會逼迫手握重兵的將領,是以,方命不尊也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情。
當然,華放內心很清楚,這三封函件都是白寫,朝廷是不會瞭解本身出兵的來由的,當然也不敢定罪,而桓暖和殷浩,為了本身的好處,必然不會呼應本身出兵河北。
敵軍的戍守安插,很快便被晉軍標兵探知,並當即向華安做了彙報。
王三聞言,深思了半晌,正色道:“既然大哥已經下定了決計,那我軍現在就當即備戰,隨時籌辦打擊河內郡。”
聽完華安的渡河安插,王三點了點頭,讚歎道:“大哥如此安插,必然會將對岸敵軍的主力全數吸附在孟津渡口和敖倉渡口,而我親衛軍便能夠神不知鬼不覺的偷渡黃河,進而突襲敵軍的火線,輕鬆攻破敵軍的沿河防地,終究攻占河內郡。”
“大哥,朝廷已經命令,讓邊疆各軍按兵不動,如果我軍冒然出兵,豈不有違朝廷的指令。”王三小聲提示道。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了不讓燕國占有先機,違方號令也在所不吝。”華安正色說道。
為了製止晉軍從成皋渡口偷渡,坐鎮平皋城的敵將曹伏,調派三千兵馬在成皋渡口駐紮,並隨時籌辦親身率軍策應各方。
“大哥,燕代天下之兵足有五十萬之眾,但我大晉天下之兵應當有七八十萬之眾,兵力超越燕代聯軍,勝利必然屬於我大晉。”王三悲觀的說道。
“是啊!燕國畢竟是我大晉的蜀國,並且是聽調不聽宣的藩王,若其光複河北以後,不主意向我軍建議打擊,我軍天然冇有合適的來由向燕國建議打擊。”華安輕聲回道。
華安點了點頭,輕聲道:“燕代兩國本是北方的小國,但自從趙國大亂以來,中原的浩繁百姓為了避禍,接踵湧入燕代,顛末數年景長,現在的燕代二國,氣力已經是今非昔比,五十萬兵馬攻滅冉閔以後,對抗我大晉也並不落鄙人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