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下跪認錯[第1頁/共2頁]
胤祚笑道:“皇阿瑪,兒臣另有第三樣東西。”
匠人們將馬車在乾清門前橫著停好,將車頂油布揭,車上裝的是無數大箱子,匠人們將箱子一箱箱搬下來,擺在康熙麵前。
“皇上!”郭秀在地上跪著,一步步挪到了康熙身前,痛哭流涕的道,“皇上,老臣有罪!老臣有罪啊!六阿哥能製出此物,實乃大功!老臣昏聵不明,妄參殿下,請皇上賜罪!”
康熙卻淡定的很,問道:“這是何意?”
趙子凱臉上驀地變色,掐著嗓子道:“殿下……你……你甚麼意義?”
二十萬兩銀子的稅銀,頂的上江南五個市鎮。
胤礽吼怒不止,俄然,他愣住了口,心中深思過了味來。
臥槽!老子逼得言官下跪了!牛逼啊!
胤祚朝著他冷冷道:“本王在朝鮮平叛時,曾聽聞如許一事,一個叫趙宇仁的李朝禦史不滿平壤府尹政績,用手腕罷了平壤府尹的官,李朝世子便覺得能,令趙宇仁代替了平壤府尹一職,接過平壤剛入秋便凍死了十餘人,不過半個月便激發了糧荒、米荒,趙宇仁措置不力,落得個渾身罵名,成了過街老鼠,最後百口處斬。”
古往今來,能讓言官認錯的已是少有,能讓言官叩首認錯的,估計大清朝也隻要胤祚一人。
箱子中裝的便是一枚枚整整齊齊的金元寶,統共有一百餘箱,都翻開來,燦爛的金光,直閃的六合變色,胤祚瞳人都鍍上了一層金色。
想到此處,胤礽麵露淺笑,規複了太子風采,讓宮人撿起紙筆,重新安插好書桌。
更何況,叩首的還是名揚天下的“郭三本”,這一頭下去,“郭三本”今後名譽便算毀了,而六皇子的大名卻能夠踩著他的屍身,在大清朝如日中天。
“好!有了此物,我大清亂世指日可待!”康熙豪情萬丈的道,冇有理睬跪在一旁的郭秀。
胤礽心道:“讓郭秀這麼一鬨,他胤祚的名頭恐怕就要更響了,有道是樹大招風,到時候不消本身對於他,皇阿瑪就會對他動手的。”
“郭秀參不倒他便罷了,為何還要劈麵認錯,古往今來,言官何曾因為參錯了人,而下跪認錯?他郭秀錯參了靳輔,還不是一言不發!”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胤祚一字一頓,森然道。
小寺人嚇得身子一抖,趕緊跪在地上口中道:“殿下息怒。”
在乾清門門前,郭秀下跪認錯,胤祚愣了半晌,接著一股成績感油但是生。
但本年利銀大部分都砸在了與晉商的商戰上,照實算並不消進貢康熙這麼多。但東北織造局建立不久,胤祚想給康熙留個深切的印象,要讓康熙嚐到長處,兩行的買賣才氣順利的做下去。
齊齊哈爾位於關外,不毛之地的代名詞,而江南市鎮倒是大清稅銀的根底,這反差之激烈,的確令人堵塞。
胤祚樂嗬嗬的朝著郭秀道:“郭大人,齊齊哈爾客歲向朝廷進奉稅銀為十五萬兩,一年漲了五萬兩銀子,這政績不成算不佳了吧?”
“當真?”康熙一臉嚴峻的看著他,從摺子上讀到是一回事,親目睹到又是另一回事,就連他都不能淡定了。
要曉得江寧織造局每年向康熙進獻,林林總總加起來,也不過二十萬兩擺佈,東北織造局方纔建立不到兩年,便將這個數額翻了個翻。
“彆的兩萬兩銀子,是齊齊哈爾本年進獻朝廷的稅銀。”胤祚又道,“正巧趕在年底,兒臣回京,便順道押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