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無意間的功勞[第1頁/共3頁]
武皇後也點頭,若論對世家門閥的悔恨,她實在比李治更甚。
李治不覺得意地笑了笑,道:“男人嘛,不免有打動失智之時,朕當年與你還不是……”
厥後李世民與李靖關上房門深聊了一次。
弄清原委後,武皇後哂然一笑,道:“李欽載才華本領都不缺,又恰是鋒芒畢露的年紀,老國公攔了一次兩次,還能攔他一輩子不成?”
武皇後抿唇輕笑。
“《百家姓》麼?來得恰是時候。”李治眯眼笑了起來。
《百家姓》隻是發矇讀物,但從它現世的那天起,對這個天下的影響是非常深重的。
厥後王皇後敗了,公然也死了。
來由很強大,跟掩耳盜鈴似的。隻為孩童發矇用得著到處張貼?連鄉間村落都貼上,一樣是發矇讀物的《千字文》如何不見你到處張貼?
扭頭望向殿外,武皇後沉聲道:“來人,快宣太醫!”
武皇後蹙眉:“陛下非狹量之輩,老國公怎能……”
武皇後點頭:“與丫環私通所生,確是私生子。”
李治拈起桌上的紙,紙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字,恰是李欽載所撰《百家姓》全文。
李治點頭:“英國公功勞顯赫,他實在並不肯孫兒被委以重職,怕的是木秀於林,更怕李家權益太重,引朕猜忌。”
他驚駭步李靖的後塵,不肯讓孫兒李欽載把握太大的權益,皆因對皇權的畏敬。
現在的唐朝,在李欽載之前,三字經和百家姓還冇麵世,孩童發矇所讀的隻要《千字文》。
武皇後鳳目放光,低聲道:“陛下欲重修《氏族誌》?”
武皇後睜大了眼:“孫兒出息了不是功德嗎?”
但對賢明的君主來講,他但願看到的是知識經義的提高傳播。
李治笑道:“他那麼心疼孩子,親身為孩子編撰《百家姓》,倒是給朕幫了不小的忙,按理說,阿誰私生的孩子也不能不犒賞。”
李治笑而不答,眼睛盯著麵前的百家姓,俄然歎道:“英國公的這位孫子,大才也!”
李治苦笑道:“你可曾推斷過英國公的意義?”
李治悠悠道:“兩年前,朕的孃舅長孫無忌歸天,關隴世家和山東士族對朕大要恭敬,但是背後卻很有怨恚,父皇活著時,這些世家門閥對父皇可謂忠心耿耿,可父皇崩逝後,他們便有些不循分了……”
武皇後不解道:“陛下的意義是……”
大家有書讀,大家有功練,這特麼才叫天下大同呀。
“陛下欲向天下推行《百家姓》,以此敲打世家門閥?”武皇後當即問道。
屈指彈了彈薄薄的紙張,李治悠悠道:“昔年父皇活著時,曾旨令高士廉修撰《氏族誌》,高士廉三易其稿,終究合了父皇的意。”
指了指麵前的百家姓,李治持續道:“科舉要推行下去,世家門閥的阻力很大,恰在此時,李欽載編撰了《百家姓》,豈不是與當年父皇的《氏族誌》相照應?不得不說,這是天意呀。”
說著李治頓了頓,又道:“李欽載阿誰兒子……是私生子麼?”
“這篇《百家姓》,大要上是孩童發矇之物,可如果推行天下,百家姓上對姓氏的排名流人皆知,結果可比當年父皇的《氏族誌》好上無數倍。”
當年廢王立武一事,以長孫無忌為首的世家門閥代表,對她但是口誅筆伐,那一次她與王皇後爭鋒,誰若敗了,結局必死。